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 学习要求 | 资源技术支持 | 评价与反馈 |
观看视屏,直观感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的场面 | 1.观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视频。 2.用一个话说出观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的直观感受。 | 链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视频 | 尊重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必做过多评价分析。 |
朗读课文,感受人物 | 1.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去初识邓稼先。 2.读完之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在本子上) 交代背景——百年屈辱 不凡经历——鞠躬尽瘁 名人对比——忠厚质朴 粉碎谣言——自豪骄傲 坚守阵地——勇于奉献 高度评价——永恒价值 3. 思考后说一说六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部分是否与本文无关,可否去掉?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歌曲《中国男儿》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第一部分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
拍下笔迹并上传
小组成员利用语音通话讨论,结果拍照提交 |
组织小组内交流评价,由组长整理讨论结果,老师查阅并总结 |
感受邓稼先人物的精神,仿写颁奖词 | 1. 读徐焰的《邓稼先的光辉一生》,再次全面了解邓稼先这个人物。 (做好关键信息的摘录) 2.把邓稼先的信息模仿 “感动中国人物”的格式。(组内交流,上交最好的一则) 示例:杜富国——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 颁奖词: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 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3.选择一位组内朗诵好的同学,模仿颁奖现场,读出颁奖词。(上传音频或者视频到QQ群) | 1.拍照上传 2.仿照老师给的示例,写好拍照留存 3.网上找背景音乐、摄像机拍摄 | 1.小组内点评是否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 2.组内交流,评选最好的一则上交 3.上传10组的视频或者音频,QQ群内投票产生最好的。 |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 学习要求 | 资源技术支持 | 评价与反馈 |
交代背景 | 1.看PPT上的图片,了解作者和邓稼先的关系。 2.读一读PPT上的背景介绍,了解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 PPT上的图文资料 | 学生只需了解即可 |
朗读课文,深入探讨邓稼先这个人物 |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对邓稼先进行评价的语句。 2.结合关键词和具体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提示: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思考) ①“鞠躬尽痒,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②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③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⑥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⑦称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⑧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3. 模仿白岩松的口吻,来读评价邓稼先的语句,并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上传. | 拍照上传
拍下笔迹并上传
录制音频上传 | 组内讨论,组长整理好答案上传
在群里师生互评 |
从传统文化中探究邓稼先人物精神 | 1. 读第五部分《吊古战场文》,以及文字的翻译。 2. 作者这部分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用意?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组长整合上传。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 PPT上文字资料
利用语音通话组内交流
| 小组内点评是否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 组内交流,组长整合上传
|
拓展延伸,再次缅怀邓稼先 | 选择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怀着悲痛、崇敬的心情读《怀念邓稼先院长》。 天府杨柳塞上烟,问君此去几时还? 实验场上惊雷动,江河源头捷报传。 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 | 网上搜背景音乐 PPT文字资料 | 朗诵并录制音频,上传QQ群 |
设计人:飞龙中学 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