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特色活动>>文章内容
燃灯续明,放诸生命
成长营第六次活动个人成果(读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余秋雨有言,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功利的谋生态度。他们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生命含义的丰富,换言之,他们的人生时常在漫无目的中虚度,在无聊的泥潭难以自拔,对生活缺乏感动,对生命缺少敬畏,内心冷酷而缺少温度。所以生命的质量需要阅读来锻铸,人生的境界需要阅读来提升。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始终是学生的榜样,更加需要阅读。作为教师的阅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划分边界。教师阅读不应拘泥于自己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性知识。学科知识,是关于学科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传授学科知识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智慧;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将会支撑教学,也会支撑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性知识,与学科、教学、教育似无关又有关,它会让文化弥散在教学过程中。四个方面知识缺一不可。根据教师的这一专业知识结构,教师的专业阅读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学科知识类阅读、教学知识类阅读、条件性知识类阅读、文化性知识类阅读。四者相辅相成,形成教师专业阅读与专业发展的良好结构。

  二是关注思考。在阅读时,把阅读到的知识有意识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这就意味着在阅读中不断往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注入新知识,原有的知识结构就会更加丰满、充实,逐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一突破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思想发生裂变的过程。同时,阅读时需要思想飞扬,即一定要有自己的想象,由此及彼,让阅读发生迁移,从而产生新的创造。

  三是学会反思。反思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教师在阅读中,从某一点、某一个方面得到启发,自觉地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成长,对经验和认识产生疑问,在质疑中寻找新的认识起点。从这一点上来看,反思即学会学习。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过程。

   周国平说: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据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所以,阅读本就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更是教师应有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过一种阅读的人生。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作者:罗溪中学 吴艳玲

图.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