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特色活动>>文章内容
给孩子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成长营第六次活动个人成果(读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学习了三井小学的“全息阅读”,感叹于他们对学科本位到“全人”发展思考的深入。学生阅读了,思考了,成长了。那老师呢?拘泥于自己原有的知识,坐井观天,能做好孩子们精神上的领航员吗?所以,“给孩子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是我的愿望、是我的追求……

自选择做老师起,我就知道我步入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都说“读书的女子最美丽”。虽然我只是一个相貌平平,极普通的女子,但是在这滚滚红尘中我愿用书香来美容。

回想起刚毕业时,就赶上新一轮课改在江苏轰轰烈烈展开。在师范学的那些课本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了,做班主任如何才能镇得住学生,做语文老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其实,像我们这样的老师,能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感受,想必少之又少。从早到晚,天天不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就是坐班,开会,时刻提起百分精神看着那些调皮捣蛋鬼,就怕他们搞出一件事情,让你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而学生呢,面对你的教育,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辛苦的付出得到的竟然是“我们不喜欢你这个老师”。这样的生活,使人焦头烂额。的确,我也走了很多弯路,专业上的不深入,课文的理解与解析只能照本宣科,课堂无趣,流于形式。做班主任也很迷惘失落,认为自己已经黔驴技穷。

困惑的我,把目光投向了书籍。因为我领悟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自来水。唯有不停地阅读和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正如三井小学的李志军老师所说:只有阅读,才能拉升教师专业态度的高度,开掘教师专业能力的深度,拓展教师专业视野的宽度。

我订阅《语文教学参考》,《班主任之友》,汲取专业书籍的养分,我看李镇西,于漪,魏书生,我读叶圣陶,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

我也于课前十分钟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诵读,心灵变得格外安静祥和。从《弟子规》到《千字文》,再到《三字经》、《论语》、《大学》……与经典为伴、和大师对话,使我迅速成长起来。

多年后,我看到周作人的一句话,文学即人学。文学让我懂得了感恩。沈从文先生说,我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也在读一本大书。诗意人生,润泽生命,阅读的背后是大写的人。

因为阅读,孩子们看我的眼神是崇拜的;因为阅读,孩子们听我的课是专注的。因为阅读,我更能理解每一个孩子;因为阅读,我的心灵也越来越年轻。在与孩子们阅读的陪伴中,我的生命得到了润泽,得到了成长。

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阅读一本书,阅读一个人。2020年时候,我已人到中年,不知再过几十年,我能否成为一个捧着书,在阳光下依旧阅读的老者?那时,我将会是最美的吧?

我记得陶行知先生在他的一篇演讲稿中曾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习、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这每天四问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在这里,我模仿陶行知先生,也对自己提出三个问题,就叫做“我的一日三问”吧:

首先我问自己:今天我读书了吗?其次我问自己:今天我思考了吗?最后我问自己:今天我进步了吗?

渐行渐远渐思索,一路前行,我将永远铭记朱永新教授的教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躬耕于三尺讲台,我将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身影,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让阅读浸润生命,邂逅更动人的自己。

作者:新桥中学 陈亚

图.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