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特色活动>>文章内容
好读书,共成长
成长营第六次活动个人成果(读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感知无限的精彩呢?

阅读经典,给了我解决问题的灵感。

“‘一直从事如此单调的工作,究竟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来呢?’我问自己。再进一步地:‘自己的人生又将会怎样?’”

稻盛和夫这样的传奇人物早年也经历困顿、迷惘。读《干法》,他以亲身实践分享心得: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向前跨进一步,同时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要找一点窍门”。在前进一步时,一定同时在改善、改进。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走这种踏实步伐的人,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备课、上课、阅卷……热爱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激发教学灵感,欣赏同学们的优点,交流甚欢,教学相长。质朴的劳动观,幸福的工作法,稻盛先生向我传递热爱的力量。阅读经典,完善了我的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老师具有足够的教学智慧,捕捉到教学语言的生长点,并能迅速组织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回应。读《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当学生说“孔乙己是个孤儿”时,肖培东老师顺势点拨得出结论“孔乙己是个孤独的人”,当学生说孔乙己“落魄”时,他立即追问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了孔乙己落魄的原因,经过老师不断的点拨、启发、追问、补充和小结,学生的回答愈见精彩和丰富,就这样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可谓风生水起,魅力无穷。

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能力训练为先的好课,须有优秀的、精致的、深刻的课文研读功力。读《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语文教学艺术镜头》,我发现教学设计的优美流畅需要四个方面的背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教师的教学技艺及对语文专业报刊的阅读视野。只有这四者综合地表现在教师的身上,才能够真正设计出精美生动的教学细节。读而时习,习以致用。阅读经典,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

阅读,悦心,约未来。读《傅雷家书》,磊落的胸襟、博大的情怀,感恩生命中的相遇,“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热爱生活、情绪稳定、乐于倾听,《读懂孩子的心》,《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读书,共成长,这就是《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阅读经典,涵养了我的精神生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读《一个人的村庄》,结识这个揣着有趣的灵魂,率真坦诚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刘亮程,一同思考《狗这一辈子》,就不会为人《干点错事》犯愁。因为,我们在《一条土路》上《与虫共眠》后,发现那匹《逃跑的马》驮着《野地上的麦子》回村了,能跟上《春天的步调》活在当下,又何必为明天发愁呢?

 “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一番“默”的功夫,一番“化”的创意,唯有艺术和学问从来不辜负人:花多少劳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诚和热情,就得到多少收获与进步。

丰盈心灵,陶冶人格。阅读经典,就能汲取永恒的乐趣!

作者:薛家中学 陈林浩

图.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