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特色活动>>文章内容
读书让我脸上写满阳光
成长营第六次活动领衔人成果展示
发布时间:2020-05-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作为我,读书的天职,是要付出休息和娱乐的代价,才能将读书化成自己的知识、血液和生命。记得孙中山曾坦然说过一句话,“我平生有两大爱,一是书,二是女人。”他所以这样说,就是在直接告诉人们,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享受,其实就在书与爱人之间。读书正如家庭,正如爱情,和家人、爱人天天见面,即使他有一些丑,也会发现几分特殊的美丽,也会产生浓浓的爱意。在我看来,书无异于多情的故人,智慧的使者。有书陪伴使我的斗室生辉,春意盎然;有书陪伴无论快乐的或忧伤的光阴都可以安然度过;有书陪伴,让我的内心充实而又自信,让我脸上写满阳光。

    有人说:“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我对照了一下,我不属于这三类人,近年来,我读的书比较杂,有专业类的,有文学类的,有消遣类的,有长学问类的。分别看了《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这是从教以来一直钟情的专业杂志,还看了黄厚江的《语文教学的主张》《语文教学的原点》,余映潮的《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老师讲语文》这是我佩服的2位语文界的大家,我是常翻常看,还介绍并购买给同行看,写心得。还看了《为这些人流泪》《百年孤独》《古文观止》《袁崇焕》《史记集注选评》等多本书籍。说实在的,书是每天必看的,“观尽天下风流处,读书这边最好”,这感觉,怎一个惬意了得!

    读书让我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要我说说对自身的教育思想成长,我不能妄下结论,姑且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语文教师要自觉读书更是责无旁贷,首当其冲,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腹有诗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正是因为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认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主动的去读书,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既为学生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前几天,我认真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篇文章。对我感悟很深,启发很大。文中提到的杨巧云老师的语文教学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从考试成绩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她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读、写。还有一位丁约斋老师怎样教语文的?一是赏识学生,二是启发点拨,教给方法。也再次告诉我们,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还有一位大名鼎鼎、蜚声全国的教育专家高林生幼承家学,在父亲的管教下,《古文观止》中的多数篇目都背下来了,而且至今不忘。高林生说,他父亲教他的方法很简单,给你一本带注释的《古文观止》,给你一本字典,学去吧!读懂个七八分,就背诵。那才叫真正的“自主探究”呢!可见,名家的成长足迹中都留下了读书的印记。

综观以上名师名家,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成长经历,都离不开一个最重要的字:读。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成为专家,与他们勤于读书是分不开的。他们的自身素质就是在读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的。

二、读书可以提高我们教学能力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书改变了我的教学模式,读书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读书让我甩掉了许多陈旧的思想。这些都得益于我长期坚持读书的结果。这些年来,我长期订阅《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研究》杂志,一有空就翻开阅读,从中汲取名师和专家的教学风范,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中我越来越喜欢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他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并取得了很好的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模仿作文教学法,让学生从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从无事可写到信手拈来。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需要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超前的教育理念,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的教育思想。而照着别人的套路前行,是不会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我认为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照搬别人的东西,是品不出新课程的味道的。因此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再次品尝到了读书带给我的乐趣,读书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

三、读书可以促进学生成长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 “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补上文学这一课”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做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文学知识,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我们的课堂怎么能生动起来?要让学生热爱读书,身为教师就必须也要爱读书。像现在我们的孩子,手头有很多科普的著作,他们的科学知识,大量是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的。可这样的一些科学素养,我们的老师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其实老师不一定非要读高深的著作,关注学生在读什么。跟孩子一起读书,这对老师来说,提升自身对新知识的理解,扩展视野,也是有帮助的。现在要求学生有阅读的兴趣,有阅读的习惯,阅读的品位,语文老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你自己没有读书的兴趣,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怎么去跟学生交流?一个老师就是一个楷模。所以,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想必他的学生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从中汲取营养,才能逐渐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变得丰富起来,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言谈举止中折射出个人独特的教学魅力。

读书让我脸上写满阳光!

作者:领衔人  徐春凤

图.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