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活动简报>>文章内容
平凡生活无小事 四有作文绘蓝图
记徐春凤名教师成长营第七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0-05-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柔和中带着丝丝燥热的风给我们送来了五月。五月是花开的季节;感恩的季节;劳动的季节。繁花似锦,绿荫如海,生机是它的主旋律。而我们也在这醉人的五月感受到了学习的活力。2020年514日,天微闷,似要下雨,下午一点徐春凤名教师成长营的17位成员们便齐聚在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臻智楼三楼的阶梯教室,参加“打造四有好作文”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员赵国琴老师组织,新北区兼职教研员田卫华老师,成长营导师徐春凤老师以及新北区全体九年级语文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来自新桥初级中学的成长营成员於敏佳老师便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作文展示课《生活是行走的素材库》。课堂上,於老师让“生活素材”重新焕发光芒,首先带领学生“认识生活”发现素材,在她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生活即是作文素材,只要用心,春花秋月、灿烂笑脸、灯光、或仅是路边的小摊都能在笔尖开出一朵花来。朱自清的春天,汪曾祺的鸭蛋,鲁迅的书屋,吴敬梓的儒林,更是让学生们在文字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样的渲染下,学生很快便掌握了自然、家庭、学校、社会这四种围绕在他们身边平常的环境,无一不是生活也无一不是作文素材。第二个环节:“品味生活”。於老师以考场作文题目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运用素材,帮助他们总结了“同一个题目可以多方面选材”、“同一个素材也可以运用到多个题目中去”这两个结论,为学生打开了写作之路上的一扇窗。第三个环节:“思考生活”。於老师巧借当下最热话题“疫情”,要求学生关注疫情期间的生活小事,将这些点滴小事加以运用,使之在作文中获得深意。於老师通过这三个环节,步步为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生活之于作文的重要性。语文即全部的生活,生活的全部即语文。

 

(於敏佳老师风采)

随后新桥初级中学的贺莲老师的《作文之路这样行》也颇具匠心,她以学生的写作《像      一样生长》入手,以简单的两张素材统计表,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贺老师更是现身说法,以自己与凌霄花的故事为例,讲述自己完成此次写作的过程,真实生动地为学生们演示了自己在写作中选材、立意、构思以及成文的所有过程,学生们随着她的演示走进了她家的小院,看到了那迎着阳光热烈绽放的凌霄花,听到了她与凌霄花的故事。一番操作不仅帮助学生学会了如何规避常见问题,又教授了学生将作文写得出彩的方法,甚是新巧。课堂上学生和在座的老师不仅心水贺老师家庭院的满目生机,更是被贺老师出彩的下水作文所折服,心照不宣的掌声更是体现了大家对这节课的真切认可。

 

(贺莲老师风采)

即使意犹未尽,课堂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稍作休息后,於老师和贺老师分别和在场的老师们分享了她们开课的准备过程。随后成长营导师徐春凤老师就作文教学开展了以“打造四有好作文”为题的微讲座,她基于部编版教材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和初三作文复习,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要引导学生打造“有特点、有思路、有中心、有意思”的好作文的要求。同时,徐老师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并结合名家文章具体讲解了什么是“四有”作文以及如何实现“四有”写作的途径,再次明确作文教学的根本应是“生活”、“思想”、“历练”和“反思”,短短几十分钟,却为老师们拨开了作文教学的迷雾。

 

(徐春凤老师讲话)

最后赵国琴老师以《孔乙己》中孔乙己卖弄茴香豆的“茴”字四种写法以及“咸亨酒店”店名的深意入手,强调语文教师要有科学探索的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发现素材的路径,唤醒学生的生活思考。赵老师高度评价了於老师和贺老师的作文课,认为两位老师的课体现了青年教师的思考,具体详实、生动有趣地完成了教研课题。同时,也提出几点值得老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1.学生的生活较封闭。2.学生作文惯性思维和单一表达。3.学生话语凌乱,缺乏思考。4.学生缺乏创意表达。同时,赵老师在讲座中讲解了教师作文指导的几种思路方法:基于疫情大数据的意识问题式作文导向、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评述发现式指导、基于发现之后的归类整理升格式指导。她强调教师的作文教学务必立足于教材,基于生活。充分挖掘教材,注重带传统文化的知识短文、注重文体教学关注议论文学习、注重综合性学习。赵老师通过举例、探讨和思辨,生动详实地为在场的老师们讲解了“作文之路这样行”的深刻内涵与实施路径,一字一句富有深意,值得所有的老师静心体会,落实到位。

 

(赵国琴老师讲话)

IMG_1248(20200502-004845).JPG

撰稿:潘胜男

摄影:潘胜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