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特色活动>>文章内容
专心、细心、用心
成长营第九次活动个人感悟
发布时间:2020-06-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617日,我们听了周文荣校长的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聚焦教育问题,生成课题来源

为了让我们明白如何撰写课题报告,讲座伊始,周校便以做饭为喻生动地讲述了撰写课题报告的整个过程,让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课题报告的起点便是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了问题,我们的课题才有“研究”下去的必要性。实际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某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课的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正如周校所说,我们要有问题意识,善于捕捉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把平时的教育教学看成一种研究。

二、注意规范科学,明确课题价值

发现问题之后,指向的是解决问题。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价值。因为有些问题可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研究报告,而有的问题或许是范围太大,或许是不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等,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在选定课题时,需要多方面查找资料,和专家同行交流沟通,明确课题价值,最终达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目的。

三、重视反思积累,提升课题深度v

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将研究方案付诸实践,这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切实。因此,我们要注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研究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重新寻找更好的方案,对细节要不断反思与改善。总结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日志”等,从而形成系统的归纳。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显著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有所改善。

听完今天的讲座,我深刻意识到,身为一线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课题研究”,只是我们缺少搜集、总结、概括的专业化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语文教师。


作者:罗溪中学 吴艳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