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活动简报>>文章内容
真知灼见 有理有据
记新北区“名教师成长营”集中培训(一)
发布时间:2020-07-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2020年7月23日新北区“名师成长营”暑期集中培训终于拉开帷幕,徐春凤名教师成长营的成员们也在新桥高中欢聚一堂,与新北区“名教师成长营”的其他200多名教师一起,开启为期三天的充实之旅。

IMG_1706(20200723-084145).JPG

上午,成员们有幸聆听了房宏院长关于“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的讲座,感受到了房院长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首先,房院长指出教师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教育和培养优秀的人。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放慢脚步、聆听体悟、反思成长。

接着,房院长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与学习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阅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阅读的高度就是教育的高度。爱读书的校长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书,这就是教育。作为教师,要持续学习才能保持源头活水、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房院长领衔工作室时,十年如一日地践行“五个一”原则:每个月一次活动;一年详读一本好书;三个一个课题;一年一篇论文;一年一节公开课。正是对初心的坚守,才有了工作室骄人的成绩。

二、让研究成为一种常态

有人说,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老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思想在读书、实践、思考和研究里。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不为形式,不为完成任务,只是自己的一种很需要,只要坚持一定收获很大。

三、让创新成为一种追求

生命需要创造,创造需要舞台,教师的舞台就在课堂。创新型教师会时常问自己:一直这样做一定对吗?必须这样做还可以变通吗?坚持这样做还可以更高效吗?已经很高效还可以更有魅力吗?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房院长深入浅出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留下的余味却久久不散。原来教师专业发展还有更高的境界,正如房院长,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专家、还是学科教学、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的专家。作为基层一线教师,既要脚踏实地抓课堂,又要目光长远谋发展。所有成员都将以优秀先进为榜样,上下求索。

IMG_1723.JPG

为了让老师们扎扎实实进行教学研究,写出有理、有据、有角度的论文,下午成员们聆听南通中学教授级教师陆军做“教师研究与表达”专题讲座。

“我的幸福历程,就是让教学成为研究。” 陆军老师先后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化学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是进行教学研究真研实做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学即研究”,是教师圆梦的共同路径。教师只有真研究才能获得实质性成长。

陆老师从教师研究的涵义、教师研究的意义、教师研究的内容、教师研究的课题、教师研究的表达五个方面科学、规范、详细地讲解论文写作的要点,以亲身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传授写好标题达意、结构匀称、自圆其说、语言规范、文献给力的教育教学论文的要诀,为初来乍到的新手打开教学研究的大门。

IMG_1730(20200723-134442).JPG

“我的幸福历程从质疑起步、合理迁移、自我补白、走向无意……教师研究的内容是与教学价值对应的为什么教,与教学内容对应的教什么,与教学策略对应的怎么教,一定要厘清文本意义。”

首先,质疑是对已有结论或习惯行为方式等的合理性做否定的判断。其次,迁移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的类比,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或研究本学科的问题。思维的迁移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后,补白从与得出原有结论的不同角度或不同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知。

陆老师强调“质疑、迁移、补白,都是基于别人或自己已有的认识,是以‘巨人’的肩膀为起点。” 陆老师由梅云霞老师撰写的《李吉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教学及研究”的视角写作《再论李杰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证明“补白要讲究角度的新颖性,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同一事物的相同方面,要从为他人补白逐渐过渡到为自己补白,使自己的研究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

陆老师的讲座事例丰富、科学实用,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师们领悟∶专心、细心、用心与教学实践,才能聚焦教育问题生成课题来源,研究的视野决定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注意科学规范明确课题价值,重视反思积累提升课题深度,才能写出有理、有据、有角度的教学研究论文。

577768315B192051DA2E09144C4A69AB.png

领衔人徐春凤老师说:“不要把工作当成工作,努力从学科中找到乐趣。”教育科研是一条先苦后甜、苦尽甘来的幸福之路。做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研究。仅是第一天的活动,老师们就收获颇丰,接下来的时间不免让人更加期待。

 成员风采(部分):

成员感受:

 a7a2afc646a6455b8dd2eecd58d793a3.jpg

撰稿:钱欢欢  陈林浩

排版:潘胜男

摄影:朱栋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