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做有趣的事——徐春凤名师成长营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徐春凤名师工作室2020年1月开营来,至今也已走过了年。年来,我们仍然秉承“理念更新、思想引导、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集体研讨、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专家讲授、案例研究、教学观摩、撰写随笔、网络参与、参观考察、研究成果评比等方式,为有自我发展需求的教师提供成长的空间,打造出有思想广度、见解有深度、举止有风度的研修团队。真正把名教师成长营建设成为优秀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发源地、教学教育良方的生产地、教学经验成果的共享地、师德正气的激发地。成长营紧紧围绕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行有目标的路,让教育生涯有迹可循。”这一路径创造性地开展系列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一年,营员们凭借热情的工作态度,孜孜以求勇于探究的精神构建了一个乐观进取的集体。这一年,我们齐心协力,这一年,我们收获满满。

一、 读书写作,寻得源头活水

石蕴玉而山明,水藏珠而川美。生命,因读书而精彩。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能改变我们生命的长度,但能决定我们生命的厚度。我们坚持专业阅读与拓展阅读相结合,专业阅读以提升专业素养,拓展阅读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倡导个人阅读与团队交流相结合,个人阅读重在独立思考,团队交流重在碰撞思考。一年来,营员们积极阅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并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徐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成长营多次举办读书分享会。在读书学习与分享的过程中,自己的内心变得宁静,目光变得坚定,营员们感受到作为一个教育者、引领者,应该坚守的是不断学习,应该追逐的是不断超越。

图片1.png

二、展示交流,积累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艺术的提升主要通过大量实践和细致提炼。为进一步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整体素质,工作室多次开展研课磨课活动。依据成长营的研修重点:教师的“趣教”——要有趣地教,教出趣味,从而“教得乐”、“乐得教”;学生的“趣学”——要有趣地学,学出趣味,从而“学得乐”、“乐得学”。 分别进行了文言朗读,得他滋味”;“觅文言津梁 写趣味作文”;“凛寒散尽燃灯续昼”;“入声入理 有文有趣——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趣学——寓言里的智慧”等一系列主题研课活动:王小妹老师的《诫子书》、陈林浩老师的《写作与文言的巧妙结合》;吴艳玲老师的《富贵不能淫》;裴婉扬老师的《愚公移山》;朱栋粱老师的《杞人忧天》等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1.jpg

语文人的成长和成熟都是浸染在时光里的,和语文紧紧联系的阅读、思考、设计以及课堂实践,都是需要和岁月一起沉淀、发酵后才升腾绚丽的。一系列的研磨活动,研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展现了各位教师的独特风采。

三、 虚心学习,提取专业真经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获得专业知识,成长营不断地争取和创造学习机会,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培训、网络研修平台、学习名师撰写的公众号文章,聆听名师的直播课等等,提取适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育真经。

图片4.png

四、 课题研究,挖掘研修深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为科研型老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增加研修的深度与精度,徐春凤老师和孙霞老师申报主持课题《基于部编教材初中文言文趣味教学策略的研究》;柯春燕老师申报主持课题《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王小妹老师申报主持《部编版初中语文经典古诗文趣味解读的研究》,四位老师带领营员们围绕课题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动员老师们积极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形成教学随笔和案例,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春风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锐意进取,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精湛、业绩出众的名师队伍。古人云: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名师工作室的发展,需要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我们团队里的每个人身抗压力,克服困难,不断摸索,携手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