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活动简报>>文章内容
品读至道佳肴 修炼鲲鹏之心
徐春凤名教师成长营第二十七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初夏时节,百果绽苞,虽烟雨沉沉,却挡不住教育者内心的明亮。5月12日下午徐春凤名教师成长营的成员们在新北区飞龙中学齐聚,开展成长营第27次活动——品读至道佳肴,得文言滋味,在经典中取经,认识“鲲鹏”,探索文言教学的文趣、理趣。

微信图片_20210517154317.jpg

第一节课,孙霞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北冥有鱼》的精彩。以“鹏”导入,让学生畅谈关于鹏的诗句成语,引出“鲲鹏”的意象,借由鲲鹏带着学生领略了庄周的内心。反复品读,感受对于“鲲鹏”的第一印象,穿插文言句式的教学和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雄奇的想象中触摸到“鲲鹏”的大。孙老师以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句子。“野马尘埃”与“鲲鹏六月息”两者比对揣摩,课文主旨跃然纸上。拓展延伸环节用发朋友圈这一现代方式,表达对“鲲鹏”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检测学生对鲲鹏形象的现实意义的运用。孩子们触摸到了庄子自由无我的内核思想。途径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授人以渔,通过古诗材料的补充,学生从“鲲鹏”一词提取到了其远大志向的内涵。

1.jpg

第二节课,周进老师带领学生在趣味之中品味“佳肴”。课程内容流畅清晰,明其义,感其理,得其道。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之上,周老师让学生通过辨析两个甲骨文字“教”与“学”,从古文字中探索字的本源,不仅认识了字的含义,还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了中华文化的精妙。笑声盈盈,教与学的乐趣在周老师的指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抓住虚词“也”读出文言之韵,得它滋味,读出谆谆教诲之情。层层解读,对比斟酌,让“教学相长”这个中心逐渐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最后周进老师用演一演的方式,结合实际场景再次感受孟子千年之前的智慧。接着,来层层深入探讨教学相长的深刻含义。

微信图片_20210517154429.jpg

课后,区语文教研员赵国琴老师和徐春凤老师对两位上课老师的教学内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教导年轻老师们要理解部编版教材的用意。徐老师根据这两节课,她说:教学的“理趣”是指教学遵循‘言’的规律、依据‘文’的特点,设计出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构建理趣的方法有析字形溯字源,构建识字之“理趣”;联系、归类、辨析,构建积累之“理趣”;研究文本特点,构建朗读之“理趣”;将思想放入生活,构建主旨学习之“理趣”。文言文教学“理趣”之境的理想状态是“循理生趣”“趣促理彰”。

微信图片_20210517154419.jpg

赵老师非常肯定成长营的老师们围绕一个主题学语文,教语文的态度。她强调文言文需要追溯字源才美,文言教学除了好玩之外,还要有趣味——文章之趣、文体之趣、文言之趣、文化之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探寻文言文教学的“趣”点,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中国古典文化蓝本展现古人的知识与情怀,在课文之间解读它们的相同点与共同点。希望老师们能真正做到以教促学,以学辅教,教学相长,修炼鲲鹏之志。

微信图片_20210517154440.jpg

撰写|倪杰

图片|朱栋梁

 排版 |潘胜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