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四日,芒种前夕,天地有常,万物有序,徐春凤名教师成长营来到了新北区实验中学,开展了“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讨活动。
李念老师的《卖炭翁》从新乐府运动导入,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诗歌,复述故事;品读诗歌,探讨卖炭翁究竟“可怜”在哪?诗人是如何写出他的“可怜”的?最后再次回到新乐府运动,升华感情,感悟情怀,课堂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指导读……读得形式多样,读得层次多样,朗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读得入情,读得有味。这节课如首乐章般,高低起伏,不急不缓。
柯春燕老师上得是陆游的《游山西村》。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短短四十九个字如何上满一节课呢?柯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品读其人、其景、民风、其情,学生依次谈民风、其人、其景,过渡到本诗重点——探究理趣。写作背景在此时抛出,结合陆游贬官还乡经历体会哲理,自然界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与诗人内心的光明和希望合而为一,曾经的“山重水复”在这儿被接纳、被包容、被理解,像一块石头落地般,诗人的心完全释然了!如此一位心中有天地、有自然、有人民的伟大诗人,俨然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要无时叩门了。他心情的激动无以言表,只一“闲”了得!整堂课目标明确:理解内容,把握情感;欣赏美景,领悟哲理。内容丰富,《过故人庄》、《示儿》、《论语》、《礼记》、《孟子》等诗文随手捏来;策略多样,男生读、女生读、齐读,读得活动贯穿诗歌;学生写景,老师写诗,听说读写样样具备。立意很高,从闲适的个人乐趣到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人美、景美、民风美、情怀美,用心用情,巧心巧情。
随后,各个营员在领衔人徐春凤老师的主持下,从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形式、自己观课的感受等多维度作了点评。徐老师说,两位老师独具慧眼,抓住字眼,由诗歌及诗人,解读心境,感受家国情怀,一个通透的陆游白居易,一个诗意的陆游白居易,一个痴情的陆游,一个忧国忧民的白居易跃然而出。最后,新北区教研员赵国琴老师作了高屋建瓴的总结:一节课上什么?上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上?这在教材中都已经规定好了的。一节课考察了教师教材理解能力,教学的设计能力和自身的素养水平。天地有节,四时有序,愿每位教师都能悟透教材,不疾不徐,踏实成长!
撰写:李念
摄影:朱栋梁
排版: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