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姚建法>>活动简报>>文章内容
依托多元表征学习,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新北区“姚建法名师成长营”暨“多元表征”课题组第三十一次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1-11-30   点击:388   来源:原创   作者:姚建法

  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数学学科独有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形成对小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起到基石性作用,而所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进行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期间小学生数学多元表征学习将发挥怎样的效能?是我们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2021年11月30日,在领衔人姚建法校长的统筹部署下,常州市新北区“姚建法名师成长营”暨“多元表征”课题组的所有营员在线上自主学习了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院长关于《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厘定、评价及培养》专题视频讲座。首先,小伙伴们在阅览了一份昆山市四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常规抽测试卷的基础上,姚老师对这份试卷进行了运算能力简析,接着通过视频深入学习,小伙伴们试卷命题意图与评分标准、测试调研数据分析与发现渐渐明晰,最后,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院长就《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厘定、评价及培养》从“小学数学的关键能力—运算能力”、“运算能力评价的内容与实施”、“以校为本,建立运算能力研究提升体系”三个方面开展了专题讲座。

  专题学习之后,成长营与课题组的小伙伴们也相继提出了独到见解,圩塘小学张小玲老师提出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重在聚焦:正确、合理简洁,张老师通过举例教师组织教学一年级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多种方法交流,让小朋友感受到凑十法的普适性和独特性,慢慢会根据得数灵活选择算法,“说的训练”有一定成效,接着伴随学生识字写字水平的提升,再进行“落笔”训练,慢慢培养一年级学生多元表征想法的能力,在提高运算能力的同时,最终提升数学思维。

  龙虎塘实验小学的徐子燕老师提出成人认为的简单“数运算”,而对于学生究竟难在何处?她指出课堂作为学习主阵地,运算教学的课堂更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把握课堂,优化算法;二、因材施教,正视差异,以一年级学生学习口算举例,针对孩子的差异,在单元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知识的结构教学以及计算方法的形成与灵活运用,用动作表征“圈一圈相同”或者言语表征“两个算式中都是2加几”进而再找不同等形式,帮助孩子形成方法的多样化,而非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计算”上。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活动的开展,相信成长营的小伙伴们不仅对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有了一定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对运算能力的理解与课堂实施有了充分的理解!

                                   (撰稿:吴秀娟     审核:蔡腾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