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中学>>文章内容
课后服务“增品提质”,五育并举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2-03-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慧贤

  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五育并举”,促进“五育融合”,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新北区实验中学科学制定课后服务方案。本学期,我校领导班子整合学校资源,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建立特色多元的课后服务内容供给机制,包括博览、宏毅机器人、阳光体育、文学欣赏、百乐吉农场等,这些种类丰富,内容广泛、意蕴深厚的课程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如今,本学期课后服务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半个月,让我们近距离一睹精彩纷呈的课后服务活动。

  1. 新闻博览——以“德”立人

  我校学生发展处精选新闻时政、人物纪实、名人演讲等优质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感动中国》、《朗读者》等,让学生关注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今天的“博览”课堂中,孩子们观看了《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的内容,通过视频,北斗航天系统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和“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走进孩子们的视野。杨元喜院士的科研奋斗精神和其父亲的战斗精神让孩子们内心澎湃如潮,北斗系统的卓越成就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张桂梅校长对已逝丈夫深切思念和对父母、对亲情的无限愧疚更是让孩子们感动不已……他们是值得时代和世人尊敬、铭记的典范,他们用敬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和默默无闻、久久为功的平凡壮举,共同撑起了时代的天空。本次博览课堂,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家国情怀,不同的人物,缤纷的色彩,精彩的故事,都充分发挥了榜样激励、人文化育的作用。

  

  2.“宏毅”机器人——以“智”慧人

  我校“宏毅”机器人社团积极响应学校“双减”政策实施意见,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为国家人工智能后备人才的培养开展一些基础性、启蒙性的课程,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今天,20多名队员首先明确项目任务,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编程、调试的要领。接下来各组队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讨论解决策略和方案。想法有了,同学们马上开始实践操作和调试。遇到困难,队友之间相互帮助,实在解决不了,求助老师,队员们在不断的调试过程中一步一步接近目标。成功的小组不时发出兴奋的喊声,其他还未完成的小组也投来赞许和羡慕的目光,并加紧自己组的调试工作,你追我赶。通过这样的活动队员们能真切地体验到设计调试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在这一次次平凡的活动中被一点点地激发和提升。

 

  3.阳光体育——以“体”育人

  为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让课后服务开展得丰富多彩,我校体育组教师积极策划,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了丰富的活动课程供同学们选择。体育组陈镭升老师开展了手球特色社团,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手球兴趣,也传递了学校传统手球文化;董正老师开展的篮球社团,深受男同学们的喜爱,球场上充满活力;张艺老师开设的轻器械体操课程,运用呼啦圈、小哑铃等器材为同学们塑造优美形体;朱馨怡老师的排球社团、滕丽老师的羽毛球社团也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欢迎,课堂气氛活跃。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文学欣赏——以“美”化人

  当“课后延时服务”遇上“我的阅读时光”。学校立足学情,审视前瞻,让学生走进图书馆,采取班级同步阅读、教师跟进指导、每日阅读记录、开展成果交流,多元评价实效等举措深化课程实施,推进学生深入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力,促进“书香校园”建设,助力“双减”落地落实。小课后,大情怀,让教育的温暖在夕阳余晖中延展。

 

  5.百乐吉农场——以“劳”成人

  “百乐吉农场”是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为学生普及农业知识,实践常见农作物种植过程的实验教学基地。 在农场里,学生亲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师生一起感受“花木成畦手自栽”的快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尽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学生在实践劳动中,将课堂中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明白劳动意义、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并综合了语文、美术等学科素养,培育学生的多元发展。

  瞧!今天同学们的主要任务是“识菜、挖菜”。同学们选好工具来到田间,先用眼睛看,鼻子闻,认识了大蒜和香菜,再轻轻地把它们挖出装进袋子。活动中同学们亲近了土地,感受了“冬藏一地春”的神奇,同时也体会劳动的价值和幸福。

   

  下一步,我校将在课后服务的“增品提质”上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丰富品类,提高质量。同时,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开窗,素质教育进门”的研究,尝试引进优质校外素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课程的选择性、趣味性、探索性,并在适度减轻教师负担上做文章,真正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共生共进的多赢局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