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遇上暴雨,让我们感到这次“倒春寒”格外地刺骨。校园封闭了,学生与教师被迫云端相聚,开启一段新的在线学习之旅。当接到停课的消息,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出台了《常州市滨江中学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指导方案》,教导处组织召开了备课组长会议,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姚财兴明确了第一周线上教学的时间、平台、内容、作业等具体的要求。在过去的一周里,各教研组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教师个人的智慧,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一、云端教学巧借力
很多教研组在采取本班教师直播的方式进行在线上课的同时,也借力优秀的在线学习资源,如道法教研组选用了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中的“苏e优课”、英语教研组选用了锡惠在线教学视频等,让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英语单词教学是新课教学中的重点,然而很多学生连单词都读不准,为此英语老师要求所有学生注册使用“江苏省中小学语音学习系统”,每天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单词的标准发音。疫情来的突然,很多孩子没有把学习资料甚至是书本带回家,给线上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教导处王赟主任给各备课组找了电子教材,各学科老师也搜集本学科的电子版练习,供学生不时之需,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二、云端作业多样态
“双减”政策下,滨江中学的全体教研组都非常关注作业的设计、完成、批改以及反馈,转战云端,各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上也动足了“脑筋”,力求减负的同时有实效。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很多组的老师通过不同的作业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与总结,如问卷星,课堂笔记提交,同步练习等,其中语文组还评选了优秀学生作业。
老师在线布置作业后,及时批改或公布答案,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讲解与听课能够有的放矢;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不让学生带着问题“过夜”。七年级数学组的老师在下午自由答疑时间里,主动上线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工作。
化学组设计了连线生活的作业,努力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本周学生所学的内容是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介绍了食品中的六大营养物质。借此机会化学老师让学生学习烹饪一道菜,并说明食材及所含的营养物质。既让学生感悟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照顾自己起居生活的艰辛。
八年级的英语组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前面三个单元所学的重要语法现在完成时,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系统复习所学内容,内化所学知识点,跨单元的整合作业形式深受学生欢迎。
三、云端备课倍努力
有近20年教龄的数学茅玉龙老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坦言,“为了上好这30分钟的线上课,我花在备课上的时间远比平常课多得多。给你们讲的、做的每一题,我都亲自画下来,做一遍!”
除了数学组,综合组的老师们面对线上教学,一点都没有马虎,在家认真备课,坚持手写备课笔记,钻研教材,分工合作搜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争取把最好的资源呈现给学生,不因教学方式的改变而降低质量。
四、云端管理更精准
本次线上教学,滨江中学使用的是腾讯会议App,较其他平台和软件,它可以让学生全程打开摄像头,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能关注到电脑那头学生学习的状态、表情甚至是一举一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录制视频,结束后发在学习群,让没有能及时参加学习的以及当堂课没理解的学生再次回播视频,反复收看。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下载与会学生名单,了解学生上课的时间,对于过长时间逗留和听课时间过短的同学及时提醒,家长也可以根据数据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家在线学习状况。
五、云端隔空不隔爱
3月17日下午,八(10)班顾心羽同学将刚做好的阅读理解题拍照,发给了语文任老师,还没有输完提问,任老师已经回复:“应该就是理解句子的意思。如果涉及手法,也要写。”
顾同学果然问道:“要写表层和深层的意思吗?”
任老师又解释道:“你要看它是不是有多层含义。有就写,没有就不写。这篇文章应该有。”
这是语文组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的一个缩影。
线上教学虽然阻碍了师生间的亲密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但丝毫没有影响滨江师生情感。在特殊时期老师以不一样的方式关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理,反而更牢固地把师生的心联结在了一起。心理丁凤玲老师每天会与心理出现波动的学生“私聊”,帮助他们做好心理疏导!在这一特殊时期,全体滨中人在云端更好地诠释了滨中“温润化人”的教学理念。
守土有责吾辈担当,滨中云端教学精彩纷呈!在此期间教师们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灰心过、气馁过,但是各部门积极沟通、联动配合,全体师生同心协力、不畏困难、共抗时艰!
(图:各教研组,文:丁佳燕,审核:余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