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起的疫情,让我们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但我校众志成城,在做好防疫工作、确保师生和家人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切实做好“停课不停学”的各项工作。新中学子们也以饱满的热情和端正的态度,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居家线上学习生活。
谋划教学 统一思想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防疫政策,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结合疫情形势、我校实际,积极谋划、布署线上教学工作,致力打造高效网络课堂,提高学生线上学习效果。3月14日晚上8点,潘采方副校长召开了备课组长线上会议,统一思想,协商疫情状态下更好的教学方法。会议最终达成共识:各年级备课组要精心准备线上教学内容,杜绝满堂灌,课堂留白,课后作业精简、精选;对于极少数没有条件上网课的学生,教师要点对点地让学生利用手边现有的学习资料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钻研;对于学生不能及时交作业的情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其家庭情况,做适当的提醒,不简单粗暴,不在群里对家长、学生施压;教师对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的教学要求不能一刀切,跟家长交流时,也要始终兼顾这一点,不制造家长的焦虑。会后,各备课组纷纷开展线上研讨,从备课学习资源的选择与整合、学案设计,到作业的布置批改订正、线上答疑等等,进行全面深入交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实效。
聚焦早读 不负晨光
教务处和年级部对学生早读实行统一管理,相关科目老师提前一天布置明确的早读目标及过关任务。每天清晨7:20,班主任发起腾讯会议,通过屏幕检查监督。同学们精神抖擞,在大声朗读中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为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班主任及时跟踪了解每个学生,设置打卡,要求家长上传学生读书的照片、视频等记录,从而起到家校合作共同陪伴监督的作用。
云端课堂 勤耕不辍
在互联网和各种平台的协助下,电脑和手机屏幕成了黑板,家成为了教室,老师们成了疫情防控期间最美的“主播”。线上教学与在校课堂的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堂堂精彩的课堂背后离不开老师们精心地备课、广泛地搜集教学资源、用心地制作课件。为了让学生听得明白,方便学习,老师们会把学习指导的重要或关键的内容写在PPT上;有的老师网购新的笔记本电脑、摄像头,就为了上课不会卡顿,学生能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师还网购手写板,便于写公式和讲解;有的老师积极探索教学技术手段,点名回答、连麦对话、讨论区发言等各种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在线课堂”上愿学习、听得懂、有效率。
此外,老师们通过群作业功能,面向全体同学布置作业,及时批阅评价当日的作业。针对学生的错误,圈划点评,用文字或语音的形式,耐心细致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指导性的建议和鼓励性的评价,保证了学生居家学习质量。而我们大多数同学,即使是在家,也能克服困难、严于律己,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有条不紊进行学习、作业。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不一样的气氛,但仍然让同学们领略到学习的无穷魅力……
精准辅导 助力成长
为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难点,各年级都安排老师进行辅导答疑,每节课有15分钟,每晚有1小时。任课老师及时统计学生反馈的问题,共性问题,统一讲解,或腾讯直播课堂、或录制视频、或拍照发群;个性问题,单独讲解,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线上辅导。只要学生有问题,不管多晚,不管在什么地方,老师们都会第一时间进行解惑,帮助孩子及时补缺补漏。线上高频度、小范围的辅导和讲解工作虽然辛苦,但老师们也都甘愿奉献,争取做到让学生受益,家长满意。
居家锻炼 强身战疫
运动能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抗击病毒。学校体育组录制了《健身操》视频,指导学生居家锻炼。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体质,他们用各式各样的截图和视频记录着自己每一次运动时挥洒的汗水,做到在家里也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面对疫情,停课是对生命的尊重,不停学是对梦想的追求。线上学习,别样精彩!让我们一起怀着希望,拥抱暖意,不负春光,不负梦想!疫情终将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樱花烂漫时,在美好的校园相聚。心相聚,信共赢!
(撰稿:刘晓萍 摄影:部分师生 审核:裴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