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作为教学教研活动的基地,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发展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本周,龙虎塘街道幼教集团各工作室相继展开了本学期的第二次工作室会议。
STEM工作室:同心聚力,助力班本STEM探究
STEM工作室会议首先由小中大各个STEM班级进行了STEM案例分享,案例内容涵盖:自制旋转木马,台灯制作,吊机、轮船制作等,案例逻辑清晰,凸显问题探究方向,从理论到实践能基于孩子的立场,让孩子站在课程的正中央。案例分享后,胡华组长针对每一个案例进行了讨论,为STEM后期的研究明确方向,每一位成员都各抒己见,提供各自的视角。最后汪惠琴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大家能博采众长,多思考,把STEM项目做实做好!
乐享节日工作室:回望灵动瞬间,深挖行动路径
国庆与重阳相逢,爱国与敬老相遇。九月,以“古风游园会”、“旧物博物馆”为双主题开展了“国庆、重阳双节同庆”乐享节日活动,各班依据幼儿兴趣侧重开展了班本节日主题课程。乐享节日工作室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开展本次“回望灵动瞬间,深挖行动路径”的主题活动,期间大家分享了在节日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灵动瞬间,以及绘本资源是怎样助推班级乐享节日课程的。大家在故事分享和思维碰撞中打开教师乐享课程活动行动新路径,为下一次乐享活动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劳动工作室:童心享劳动,聚力齐前行
本次劳动教育工作室活动在交流分享、研讨碰撞中进一步探析在日常课程中劳动课程的推进及反思。首先,韩欣怡老师梳理导读了《常州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建议》;蒋晶丹老师以幼儿当下的兴趣为切入点向大家分享了案例《百草园游记》,阐述了孩子的一系列探索过程。接着大家围绕话题“如何优化班级劳动岗位设置与劳动清单”进行了互动教研,谈后续的优化建议。最后顾主任就如何设置劳动岗位以及评价机制进行了总结提升:首先追随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提升点来设置岗位,小班从一日生活中来,中大班从为班级服务为他人服务中来;其次,以一种正向的方式引导孩子积极地去参与到劳动中去,从中看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关注全体孩子的成长!
融合教育工作室:亲子陪伴,幸福成长
特需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亲子陪伴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了让家长明白亲子陪伴的重要性,也为了让家长了解更多家庭干预的方法,融合工作室成员和部分特需儿童的家长齐聚盘龙新园区的森林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亲子陪伴,幸福成长》亲子活动。游戏前,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为每个家庭起了一个响亮的队名,仔细聆听游戏玩法;游戏中,孩子们和家长密切配合,绒球吹吹吹、纸屑飞飞飞、乒乓球运运运,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口肌训练游戏的乐趣;活动后,工作室成员及时进行分析研讨,找不足,寻策略,期待在下一次的亲子活动中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智趣研究工作室:借智趣化设备,助力幼儿发展
智趣研究工作室围绕专用活动室森林图书馆、3D小影院,以数据论事实,从实践做法、分析数据、幼儿表现等方面分年段进行教研活动。活动伊始,老师们结合智趣环境评估表,参观智趣班级并进行环境讲解。接着万静怡老师作为样板班级进行了案例分享,大家结合案例以及本班实际,围绕一个亮点一个反思进行分析及后续跟进。最后,戴佳媛主任进行总结提升,从课程版面、资料收集两方面指导大家如何使用借阅机器以及数据、课程框架的呈现与更进。
资源开发工作室:聚焦资源,共研共享
课程资源是课程活动的必要条件,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人文资源又是课程资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次活动我们首先以“乐享节日”为抓手,结合前期中、大班老师们梳理的双节(重阳、国庆)同庆活动的人文资源表,详细介绍了班级资源使用情况。接着老师们以当下主题“晒秋”为媒介分组进行研讨,每组成员结合1个亮点和1个建议对资源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思考、课程脉络、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支持策略等提出自己的见解。活动的最后张静副主任对资源表的梳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成员再更详细地梳理盘活各类资源,以助推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
自媒体工作室:思路径、理经验,提新闻撰写力
新闻写作能力是一名通讯员的硬技术,只有将新闻撰写技术提高,整个队伍的宣传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新要求,同时增强我园自媒体工作室成员的新闻撰写能力,打开新闻写作视角,理清新闻写作的一般路径,于是开展本次新闻写作学习研讨与经验分享活动。活动中成员们首先分享了前期园区分组梳理的好新闻。接着,成员们结合平时阅读过的好文章以及自己写作的心得,用思维导图或短句梳理等方式记录分享了撰写一篇好新闻需要的要素以及妙招。最后,张静副主任对本次活动展开总结提升,她充分肯定各成员的成长与付出,并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勤记录、勤思考,做写作有心人。
教师发展工作室:儿童本位视角下主题活动的创设和实施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在开展和实施主题活动时如何有效平衡五大领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兼顾班级幼儿实际发展与园所特色发展的需求是教师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困惑。本月教师发展工作室活动聚焦主题,先邀请到陈梅老师和周媛老师,为老师们分享了《从备课表看有效教学设计》和《区域活动游戏设计之我见》两个维度的经验,老师们认真倾听,学以致用,通过现场分小组实操,每小组都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出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段特点,能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工作室的老师们不仅学习到了草根专家们的干货经验,还提升了在儿童视角下创设和实施主题活动的专业素养。
绘本研究工作室:“1+N”集思广益,探绘本再出发
绘本研究工作室以10月绘本游戏教研开放现场为突破口,探讨挖掘绘本游戏拓展的多种形式。如何挖掘以一个绘本拓展多元游戏或以一个主题延伸多个绘本等方式打造具有班级特色的绘本游戏场?如何挖掘适合且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内容?围绕这些自诊问题,绘本工作室将环境、班本特色打造以及绘本教学渗透在每周进行。活动中老师们也学习优秀班级的打造经验,在看他人中想自己。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今后工作室成员能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前进,不断深入挖掘绘本游戏的深度,支持孩童玩出属于自己的绘本游戏特色!
教师工作室是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工作室的每位成员都在各工作室里贴地行走,在学、思、行中更好地看见、看懂、支持幼儿的发展,用自己的点滴之力助推龙幼娃儿们的前行!
撰稿:宋燕青 摄影:各工作室成员 审核: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