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久雨初晴,春光明媚。综合楼六楼学科活动室内的研讨同样热烈:
“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结构清晰是两位老师的共同优点。除此之外,她们的课堂也有各自的特点,如吴老师的板书设计十分巧妙……”教研员姚振平老师点评道。
台下的老师们认真倾听,仔细做着笔记。
教研员徐春凤老师接着说:“今天我听了颜老师和汪老师的课。颜老师的课很有青春气息。汪老师备课很认真,非常善于引导学生……”
这是新北区教育局对常州市滨江中学(省常中集团滨江分校)进行教学情况调研里的一幕。来自区教育局的数十位教研员莅临滨江中学,采用随机听课的方式,全面把脉了滨江中学各年级的日常教学情况。刘荣华校长和全体行政分别陪同听课、评课。
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 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老师们纷纷向领导和专家们展现了滨中教师的风采,包括宋晓佳、吴映萱、刘明珠、王哲、陈卫元、唐媛媛、任莉莉、颜璐、马珺逸、纪洁、徐懿、肖程韵、赵克歌、李君、狄珊、唐芹、汪蓉、王金权、佟晓羽、吴晔、刘兴业、张丽丽、朱莉莹、李婷婷、陈莉、周俊秀、吴春霞、裴雪娇、张明诘等。
第四节课,没有课的老师们又在预定的评课地点,聆听了教研员们的反馈和指导。教研员们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堂板块的落实、二备情况、学案使用、亮点与风格、问题和建议等层面,重点分明、深入浅出地作了点评,包括板块设计是否清晰、问题提出是否合理、学生活动是否多样有效、知识内化是否及时、课堂反馈是否妥当。
道法教研员周小芬认为:任莉莉老师的课堂基于学生和学校实际,挖掘校本资源,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形式多样。周俊秀老师的课堂采用议题式教学,板块清晰,呈现三个热点事件,将活动课程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她建议:可以通过学生相互点评的方式,由学生解决学生困惑。
英语教研员刘婷老师肯定了唐媛媛和朱莉莹老师的课堂教学,同时指出视频导入应该问题前置,注意实效性,尤其要注意培养七年级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同时也以“last name”举例,浅析了“记忆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周文荣主任列举多个细节,对化学组的教学提出了修改建议:中和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以前置至反应的微观过程之后,让学生结合微观过程书写方程式,可以降低难度。对于教师的创新实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与浓盐酸的反应”,要强调溶剂改变,让学生明晰反应条件的变化。
教研员的指导不仅让被听课的老师们获益匪浅,还对滨江中学的教研组建设提出了中肯而宝贵的建议,如赵国琴老师建议围绕“课堂追求、教育智慧、人文情怀”,营造语文组的鲜明特色。物理教研员潘阳光老师列举了新课标提出后,在大概念统领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建议教师们:都要尝试打破思维的墙,从教学中提炼方法,让学生去实践,用学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刘荣华校长代表学校,对教研员们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组织广大教师进一步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进教研组建设向更高、更深的层面推进,培养更鲜明的明仁教师,形成更鲜明的温润课堂,打造更鲜明的滨中特色,为滨开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图:各位听评课教师,文:何宇鹏,审核:余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