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奔幼融合教育课题组的教师们于2023年3月30日下午相聚于金牛园区,开启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
在研讨活动的开始,由中(13)班的孙丽君老师为大家呈现了集体活动中班语言《春天的电话》。孙老师通过动图与音频导入,吸引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课堂里,孙老师通过有趣的情景、同伴引导等策略共同带领球球,帮助球球将话说得更完整。在最后的环节,孙老师巧妙地利用表演的形式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故事。课堂后我园融合课题组及时进行了课堂教研,课题组的老师们对孙老师进行了对话,了解了这堂课的由来与孩子的经验所在。老师们对孙老师利用及时偿换的策略、丰富的表情与抑扬顿挫的语气给予肯定,也对特需儿童的目标定位、课堂设计与普特融合的课堂方面给出了好的建议。
接下来,由大(1)班的金波老师分享了案例。金老师从基本情况与发展情况着手,通过3篇详细的观察记录,给出了班级融合教育具体措施。以具体的数字,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了目标特需儿童的日常行为。通过具体的事例,以照片、表征、一对一倾听、绘图记录图示等多种方式为老师们呈现了该儿童的多面性。金老师关注孩子的内心情绪,与班级老师共同探讨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对接《3—6岁儿童发展指南》,从五个领域对孩子进行了经验解读与后续干预措施。首先老师施爱为先,建立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其次为他的进步进行鼓励,最后发扬孩子的优点进行正强化,让孩子感受到同伴的友爱互助。在家园沟通方面,班级教师与家庭联手,多频次沟通、一对一指导等方法,让孩子在家庭也感受温暖与爱。班级老师非常耐心,运用代币法等多种方法,不断支持着孩子的成长。
在活动的最后,课题组教师共同审议了大中小年龄段的评估表和访谈表(家长版、教师版)。这是每一位班级老师都需要来制作的,课题组老师通过讨论,访谈表在教师版表格中,对表格的学习方面进行了修改,改为更适应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游戏、户外、集体活动、生活习惯。在家长版表格中,对家庭情况、孩子的妊娠史等一系列生养健康情况、教养方式与期待、近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的阶段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改善。评估表对接《指南》,进行了能力层级的修改。
活动的最后,主持人对读书活动要求、两项表格、教学设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专注于每一个小小的时刻,关注每一位特殊需要的孩子。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精品课堂的展示,老师们蓄力前行,为成长助力。
(供稿:奔牛实验幼儿园 撰稿:管桦 摄影:蒋燕 审核:江勤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