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重要历程。为进一步做好本学期幼小衔接工作,4月3日下午,新北区幼小衔接工作室第二次活动在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举行。
听案例,享智慧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如何将《指导要点》中提到的习惯、品质、能力等方面的衔接,在区域活动中更好地落实呢?朱宏萍老师通过基于四大准备的对接、多米诺骨牌、我要上小学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创设等生动的案例分享,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孩子们区域游戏里自然而然的学习和衔接,也看到了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支持儿童按自己的节奏探寻周围世界,满满的干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观现场,寻衔接
幼小始于心,衔接始于行。幼小衔接工作室的老师们分成三组进入了大4班的现场,重点对区域游戏的组织及游戏后分享交流环节中四大准备的落实进行了观摩。小小区域里,藏着大大的精彩:搭一所心目中的小学;挑战水上造高楼;折一折小学的书包;给自己制作一块独一无二的手表……他们互相合作, 充分享受着游戏的乐趣,同时幼小衔接的种子也在他们身边生根发芽。
共教研,同发展
所谓教而不研则戏,研而不教则空。老师们结合游戏现场,对区域游戏中四大准备的对接,区域彰显的核心,以及如何拓展幼儿探究性和合作性三方面展开了教研。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孩子们的游戏状态、材料和环境的支持、教师的指导与策略、幼幼互动合作等角度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在大家的思维碰撞中让活动内容不断深化和完善。
教研的最后,陈英杰、汪田田、周丽芬三位园长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专业的把脉与指导,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引导我们更多的关注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从关注幼儿的结果转变为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
幼儿园到小学,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幼小衔接的每一帧画面,是思想碰撞的火花,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奔赴。也愿我们在幼儿成长的每个阶段,始终追随幼儿、贴近幼儿,且行且思,边学边研,慎思笃行,科学推动幼小双向衔接,让教育回归本真。
(报道:王燕 审核:杭燕 摄像: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