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一书提倡把幼儿园日常互动变成“有力的互动”,强调关注集体中的个别幼儿,指出教师应通过与幼儿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交流,从而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2023年4月6日中午13:00,孝都幼儿园全体教师齐聚畅享驿站,围绕《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书中“到场”,展开了读书交流活动。
镜头一:摸脸游戏 轻松互动
活动的开始,主持人孔老师用摸脸游戏拉开了教研的序幕,教研现场的氛围也因为游戏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镜头二:解锁“到场” 深入剖析
教师们围绕《有力的师幼互动》第一步到场,根据本书的内容和撰写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书中的章节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梳理了阅读思维导图,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到场”;如何进行“自我检测”和更好的做到“到场”。新教师代表张老师结合自己负责的户外混龄区万能工匠讲述了自己与幼儿的互动故事;豆豆班的黄老师结合一日生活互动分享了阅读体会。
镜头三:研读有痕 共研互动
要想进行有力的师幼互动,“到场”作为师幼互动的第一步,每位教师结合工作实际纷纷阐述了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做到到场的。教师除了在物质上要做好提前“到场”,比如:课件的准备、教具的选择和幼儿经验的丰富,孩子个体的现有发展等。在生活中,教师也是扮演着很多的角色,也会有其他繁琐的事情,而“到场”的要求就是要让教师不能把这些琐碎的事情或心情带到与师幼互动上去。教师调整好自己,“心”也要一起静下来。在与幼儿产生互动时,教师应该是“沉浸”式的全身心投入、关注幼儿、了解幼儿,这才是真正的“到场”。
镜头四:建立连接 案例重现
教师们集体观摩了孟老师组织的语言集体活动中的一个片段,结合《评估指南》和《有力的师幼互动》第一步到场,围绕话题怎样的互动才是有力的互动进行了分组研讨,从教师的语气、语调、语态;教师的对教材的解读、活动环节的设计、幼儿状态的把握等提出了改进建议。
镜头五:指点迷津 总结提升
最后,教科室主任秦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引领提升:秦老师肯定了本次读书活动的教研形式,同时也对读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围绕教研主题带着有准备的案例进入教研状态。
在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中,活动是载体、互动是方法、观察是前提、看懂是能力、适宜支持是关键。老师们要积极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基于幼儿真实游戏现场,努力看见游戏中令我们惊喜的时刻,读懂孩子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支持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撰稿/拍摄 :周桀 审核: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