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绘制同心圆 闪亮每一天
记井幼七大工作室工作计划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3-04-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丁玲

  万物随春醒,美好皆可期!2023年4月7日下午,三井街道中心幼儿园七大工作室室长齐聚四楼会议室畅谈工作计划,由户外活动、自主管理、角色表演、情趣阅读、课程资源、解读童心及益趣环境七大工作室,分别作学期工作计划交流。

  镜头一:户外活动工作室

  刘红老师就本学期计划和重点进行罗列,将对户外混龄模式下各个点位上三类人的分工逐步明确:1.区域内若干位教师轮流进行游戏玩法、观察的跟进;2.建立较为科学的能够维护幼儿在户外活动、户外游戏场中不断发展的机制;3.对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线性发展逐步梳理成册,结合《健康领域核心经验》对园所若干个户外场域发展各种能力与孩子的能力建立联系。另外理论的学习也是工作室本学期的重点之一,将收集“户外活动”、“健康教育”相关的拓展性文章,如:优秀的课程实例、精彩的公众号推文等丰富教师对户外活动场的认知,户外工作室将在对现场的问诊,发现问题之中收集科学客观的数据,整理切实可行的行动策略和玩法,将孩子的发展、教师的行为推至一个新的台阶。

  镜头二:课程资源工作室

  谢梅玲老师分析工作室的优势:可以借助区核心组的推动,课程故事的案例,有规范的模板,生成活动中谈话活动备课的框架,还有一个资源建设与园所、班级课程计划与学期计划建设统整。细化方案用案例推进,案例一张图,一张表(五纵表),一张名片(故事案例),给与小中大不同年段教师一定的参考建议:大班可以从幼小衔接和当下主题、中班我家和我家附近、小班春天和汽车主题入手,家长资源、周边资源都比较多。尽量将物化地图变成班级建设与课程建立蓝本,与幼儿生活建立关系。后期会议中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级组老师进行组队,两周一次案例的介绍;数科区打造样板班、提供小型专场,结合级组区域开放、教研会议进行辐射引领;共读书目《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组内成员也可以自主阅读,并且安排每月新闻线,组内老师进行负责。

  镜头三:自主管理工作室

  吴娜婧老师对本学期计划划为三个重点:1.翻新:针对专业书籍的学习获取理论知识,本学期针对《健康》领域,与《核心经验》相关领域的学习,如小中大自主签到形式(生活中的服务、散步、整理活动)转化为当下经验与未来可得到的方法进行翻新,发现的新问题,及时跟进,形成特定的实施路径。2.持续性:以工作室为载体,与区级课题后续开展形成对接,将三个研究项目(饮水、离园、午睡)落实到班级,并以2周一次的会议进行课题的跟进。3.细扣:(1)关注劳动清洁课程,在清洁劳动的调研中发现相关问题,进行细化,以便更好地落实于平时的清洁活动中。(2)关注小班依托绘本《整洁先生》《清洁小姐》开展的清洁课程初体验。

  镜头四:解读童心工作室

  李泽宇老师和大家畅谈研究方向:1.前期研讨上学年工作室研究成果,进行问题梳理与未解决的研究点,将自然材料区资源库2.0结合当下主题与环境进行微调,及时扩充材料梳理内容。工作室成员共同商定目前已知问题,探讨本学期研究重点、目标与方向,结合本学期环境、资源、教师年段确定具体研究内容。2.中期根据前期活动中定下的目标与方向,工作室成员分年段进行课程的推进、资源的梳理及案例的撰写,每次活动分批次进行分享,由工作室成员共同研讨目前阶段的进度,把准研究方向。3.后期结合前中期的工作室成员研究内容,共同进行经验与成果的梳理,形成自然材料区与建构区的研究路径与经验,梳理建构区材料、技法相关投放规则、教师支持策略及环境创设量表。

  镜头五:角色表演工作室

  刘艳老师介绍本学期主要是以戏剧表演入手,即故事表演。首先,要梳理适合小中大各个年龄段表演的绘本和故事,其次针对要表演需要的剧本、道具进行梳理,最后进行成果梳理:关注每两周的音乐素养,以主题式的进行重点推荐;关注小中大年龄段的基础材料投放:小班以具象为主如:以娃娃家为主;中班要开放的材料;大班以想象替代为主,思考怎样投放更加开放的材料,根据内容思考怎样玩转起来;关注适宜的绘本,提供材料、各种乐器与之相匹配;关注表演的核心经验,比如情绪情感的体验、语言表达、制作的服装道具等。

  镜头六:情趣阅读工作室

  杨丹萍老师梳理了工作计划,第一是学习:理论的学习有《3-6岁儿童学习指南》《核心经验》,针对网络资源的运用要加以思考,选择适合小中大不通年段幼儿游戏的材料、游戏;第二个是梳理:四区一墙的汇总,如以年段性为特点进行绘本清单,互动游戏、听说游戏、表演游戏、操作游戏等、书写游戏等内容的汇总。第三是辐射:上学期每学期开放一个班级,按照成员开放重点看打造哪个模块,观摩教师会提出意见,给与反馈,及时调整后继续开放,本学期增加一个反思的过程。

  镜头七:益趣环境工作室

  石贝老师在上学期“大师名画”和主题下照片择选的经验梳理,生发出新的问题:1.每两周一次工作室活动,带领工作室成员重新温习相关理论书籍,把握三大类游戏不同年龄段游戏目标及核心经验,固化园内美工区创设微经验。以共读书目为前提,了解开展相关活动的具体指导要点与注意事项,提升教师在美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有目的、专业化地指导幼儿游戏。2.每月进行研究过程的交流,研讨的内容聚焦游戏生发的背景、利用的多种资源、三类活动的目标指向、课程推进的游戏线索等,在课程审议中助推每个班级美工游戏的实施,梳理出班本的课程案例,形成常态化的教研模式,以便于工作室的教研开放及汇报展示。3.梳理出美工区三类游戏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发展核心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分支的细化,让经验更具指向性和实操性。

  最后卞园长为每个工作室进行点评,并提出进一步细化措施!做好三个聚焦,1.聚焦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持续性研究;2.聚焦观察,收集幼儿成长的证据。3.聚焦核心经验,更好落实开展每项研究。

  相信每次聚集,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每次静心畅谈,都是为了积攒力量!每一次碰撞都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每一次奔跑都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能力!一人行快众人行远,井幼教师将会继续倾听儿童的声音,追随儿童的脚步,在适宜的环境中彰显儿童的学习和发现,助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让井幼教师绘制同心圆,井幼孩子闪亮每一天吧!

5.JPG

  撰稿:丁 玲

  摄影:王 虹

  审核:王 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