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普及、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奔牛初中探索“非遗文化+劳动教育”新教育模式,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到学校的劳动教育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学模式。
为加强与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交流合作,5月9日下午,奔牛初中特邀地方非遗“堆花团”项目传承人陈国琴走进校园,开展了一场非遗文化传承主题劳动教育活动。
陈国琴老师首先介绍了“堆花团”的发展历程,让大家感受“堆花团”的神奇魅力,随后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堆花团”作品。在陈老师的指导下,七年级的同学们体验了如何制作“堆花团”。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巧妙构思,手指灵活翻转,在揉、捏、搓、贴的步骤下创造出自己的作品,用小小黏土塑造出自己心中的大世界。现场弥漫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创作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体验了手工艺术的乐趣,还提高了自己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
“非遗文化+劳动教育”新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吸引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又可使非遗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希望学生们抓住非遗在校园的契机,感受非遗传承的时代责任,为非遗技艺注入青春气息,在传承实践中提升劳动素养。
撰稿:赵军;照片提供:沈小丽;审核:时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