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素养,加强当代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亲身感受龙城的吴风遗韵,提高学生其观察、感悟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度过过一个安全、愉快、有意义的暑假。在学校政教处、团委的组织下。7月1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省常中教育集团薛家中学组织部分学生,来到常州青果巷开展了一次极富有教育意义的参观活动。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青果巷自古以来都是常州的文脉之地,素有“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在这样的一条小巷里,曾走出了多少有志之士,他们以天下兴旺为己任,将自己的一腔热血,书写灿烂的人生。青果巷的两边排列着一座座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远远望去,白墙黑瓦,一高一低,错落有致,像一条长龙望不到尽头。恬静幽深的小巷、古朴典雅的石桥,粉墙黛瓦的屋宇,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门楼,七(7)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张美荣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走进青果巷文化记忆馆、史良故居、周有光图书馆(故居)、红色青果馆等进行体验式学习。史良的“七君子”符号、赵元任的音乐奇才符号、周有光的汉语拼音符号、刘国钧的纺织巨子符号、唐荆川的“经世致用”符号深深的吸引了全体人员,各场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内容让大家肃然起敬,为之动容。
青果巷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传承,在这里,同学们重温那些年的红色记忆,体验非遗文化的精致匠心,品读“青果家风”的源远流长,感受底蕴深厚的青果文脉。正如七(7)班的徐汶萱在研学心得中所说:踏在青石板路上,遥望着高高低低的老房子,历史像一张画轴铺展在我眼前,走在狭窄的巷子里,两边斑驳的墙壁,凝固的是一片淡绿的石灰,白墙黑瓦间是小桥流水,小桥流水间是穿梭着的乌篷船,那是遥远的回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薛中“家”文化的过去和发展。
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本次参观活动,加强了同学们对青果巷文化的了解,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体会了常州人的爱国精神。在之后的日子里,大家会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宣传青果巷文化,这不仅仅是青果巷文化,更是常州的文化,使常州的历史古韵被更多人知道和了解,让更多人选择参观常州,实地了解常州。(薛家中学供稿 撰稿:戴建明 摄影: 张美荣 审核:顾永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