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微风凉,时逢秋暮露成霜。“阳光照亮了油麻地,照亮了眼泪,照亮了欢喜……”9月24日晚上,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出品的儿童剧《青铜葵花》在中天实验学校报告厅隆重上演。
全剧根据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撷取原著中“收养、让学、被欺、挨饿、活着、离别”6个动人片段,通过语言、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以多元的艺术手段,着力展现了人性之美、亲情之美、童心之美、成长之美以及丰富的情感世界,引导孩子们在艺术审美中怡情养志、涵育文明。
《青铜葵花》的公演不仅将小说文学价值进行了升华,同时也给新时代的青少年传递了正能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通过本次演出,同学们感受到了直面苦难和挫折的勇气,学会从坎坷之中寻找到更多的幸福快乐,同时在逆境中汲取勇气和力量,以饱满的激情和充沛的爱面对成长。
学生感悟:
七(1)班魏于程:我被青铜的朴实善良、乐于助人打动了,也被葵花的俏皮可爱、坚强不屈、善良孝顺给打动了。我始终记着奶奶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就算有天大的灾难、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挺直腰板活下去!”没错,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都要乐观向上、坚强不屈,为了那些关心、在乎你的人,带着这份希望、勇气,勇敢地活下去吧!
七(1)班朱恩乐:令我最为感动的是青铜卖草鞋的事,青铜为了给葵花买上漂亮的衣服,把家里的草鞋卖了,甚至把自己的鞋也卖了。他宁愿自己受苦也要让葵花过上舒适的生活,这不是正如我们的父母一样么?他们自己日复一日,昼伏夜出地工作赚钱,给自己省吃俭用,给我们买好的衣服,上好的学校,就是为了我们过上好的生活,有一个好的未来。
七(12)班顾熠可:《青铜葵花》的伟大在于那种超越亲情的平常之大爱,在于那种人穷志不穷的毅力,在于微笑地克服苦难,这一点与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坚持下去,直到解决为止。”“生活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是的,我们看重的正是这种精神。
七(12)班丁子凡:在苦难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但在苦难之中他们体现出的顽强与乐观也隐现在各处。在蝗灾挨饿时,他们并不是在怨天尤人,而是把云想象成馒头,大快朵颐地享受着,还不忘互相分享。那场景,既使人心酸,又叫人感到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在奶奶与老牛接近死亡之时,奶奶还教导他们好好活下去,老牛也在躺下前放出几声无力的嘶吼,好像在做最后的鼓舞与告别。
(撰稿:赵安 摄影:赵安 审核:史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