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成长需要自然的环境,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课堂,幼儿园实践“户外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何为户外课堂?户外课堂有哪些意义?如何实施户外课堂?针对相关问题,安家中心幼儿园全体教师于9月25日下午齐聚会议室开展“户外课堂,赋能成长”的主题教研活动。
话题一:理概念,明价值
户外大课堂是指在户外空间进行的所有学习活动。当下户外课堂理念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幼儿潜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背景下教育提升的需求,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幼儿的教育目标。各位参会老师也指出户外大课堂更能发挥自然资源的价值,形式也更丰富,能让幼儿进行更多元的学习,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能强化幼儿在课内学到的知识。
话题二:理策略,明路径
理清概念和价值之后,教师们分组研讨户外大课堂与室内教学的区别以及户外大课堂的策略。大班组从形式,课程来源,资源的抓取,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户外大课堂的策略;中班组从环境,形式,材料等方面阐述了户外大课堂和室内教学的区别,老师们指出户外大课堂和室内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扶持。小班组重点指出户外大课堂和室内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户外大课堂侧重于安全方面,室内教学侧重于常规纪律。同时,小班组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户外大课堂具备哪几点要素,才能比较完美?殷老师针对小班组的困惑,梳理了户外大课堂需要具备的要素:空间、环境;隐形环境和显性环境、材料;资源的利用、教师角色以及组织方式等,让与会老师们对户外大课堂组织策略等理解得更加透彻,并跃跃欲试于实践中去。
话题三:理经验,明方向
分组讨论后,沈婷月老师带领大家从环境材料,教师角色,形式,资源利用,组织方式,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经验的梳理,让大家对户外大课堂的理解更加明晰透彻。张小红园长也为户外大课堂的开展提出了策略和建议,她指出应该在观察,讨论,尝试中不断地调整户外大课堂的内容与开展方式。最后,陆娇园长进行了总结引领,她针对户外大课堂提出了三点愿景:(1)兴趣的发起,让孩子的学习留痕;(2)自然变化,能够让孩子的学习变得灵动;(3)从资源的多样,看孩子学习的鲜活。经验梳理和总结引领,提升了整个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户外大课堂的第一次教研在各位老师思维火花的碰撞中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大自然就是幼儿最好的课堂,花鸟鱼虫就是最好的百科全书。幼儿园的户外课堂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幼儿在经历中自然习得知识,积累能力与经验。看见每一个幼儿,成就每一个幼儿,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撰稿:宣好 摄影:邵梦楠 审核:钱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