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虽渐浓,实践却火热。“双减”背景下,综合性、实践性作业成为数学作业设计的新特色。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孩子们过重的作业负担,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精心设计了“升和毫升”单元主题实践学习,让龙娃们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容量单位——我会找
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使用与“升和毫升”相关的物品,它们都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做个有心人,找一找它们的身影,与它们来一次近距离接触吧!瞧,家里、超市……到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容器上标有升和毫升,真让人眼花缭乱呀!
容量大小——我会比
发现了“升和毫升”之后,孩子们进一步观察发现容量是有大小的,接下来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通过操作比较出不同容器容量的大小。这种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知识,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品尝美味——我会估
对升和毫升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这一容量单位,老师给孩子们布置品尝饮料的任务:你几口可以喝完一小瓶饮料?估一估每口大概是多少毫升?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积极完成实践任务,他们用眼观察,用口品尝,用笔记录,用脑思考,这些有趣的任务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与趣味。
趣味容器——我会做
“实践出真知。”老师要求同学们亲手制作一个量器瓶,瞧,一个个小巧手们闪亮登场了,他们用生活中的量杯,制作1升或1000毫升的量器,并用自制的量器量一量家中常见容器。这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对容量单位有更加直观的感知。
活动收获——我会画
活动后,同学们选择用思维导图的或数学小报的方式,结合美丽的绘画图案、合理规划,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用自己的“神笔”描绘出了一幅幅知识的画卷,系统地展现了本单元的知识点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掌握了升和毫升的知识。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的实践作业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并动手尝试,在行动中体验数学的奥秘,获得新的能力和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数学素养,感受数学的魅力。
(撰稿:唐宇 摄影:四年级组 审核: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