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双向奔赴,美好“童”行
幼小衔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许佳佳





双向奔赴,美好“童”行

                 ——幼小衔系列活动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

自然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教授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常州市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全面开展好幼小双向衔接工作,共同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1月12日下午,由民盟新北区文教支部牵头组织、新北区香槟湖小学主办的幼小衔接研讨活动顺利举行。新北区学前教育教研员徐志国老师、民盟新北区文教支部盟员、河海集团校教师、牵手合作幼儿园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香槟湖小学吴海燕副校长主持。

衔接有法——“见”课堂

本次活动,先由香槟湖小学一年级组虞婧涵和钱亦馨两位老师执教观摩课。

虞婧涵老师执教绘本《在教室说错了没关系》,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观察发现、体验情绪、思维碰撞,充分感受到课堂上要勇于挑战、不断尝试、大胆表达。从孩子亮亮的眼神、高举的小手中,不难看到学习的热情与挑战的勇气。

钱亦馨老师执教绘本《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整堂课以“寻找王冠”为主线,在侦探断案的情境中推进教学,将周期性规律与绘本故事有机融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主题交流——“垒”硕果

活动的第二环节,由香槟湖小学储薇薇老师和华山幼儿园陈英杰园长分别进行主题交流。

储薇薇老师专题讲座:《“课”随童心,精彩“程”现——混融学习理念下幼小衔接实践与探索》。储老师着重从教师课程、学生课程、家校课程三方面,介绍学校“混融”理念下搭建的坡度平缓的幼小衔接桥梁。香槟湖教师能走进儿童了解儿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做好幼小衔接课程的设计者,同时联动多方力量,共同促进有效衔接。

陈英杰园长专题讲座:《回归常态 自然衔接》。陈园长从华山幼儿园园所的研究基础、教师的研究基础、幼儿的需求基础出发,把准幼小衔接多元基础从而确定方向;通过多方联动,让“近”生活成为可能,通过“教研赋能”“课程赋权”,让“进”生活成为可能;通过“五个一”行动,促进幼小衔接多效赋能,把常态的衔接工作做出科学教育的味道。

沙龙交流——“明”方向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必然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方式,以满足成长的需要。如果幼小衔接做的好,适应过程就会比较顺利,孩子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

活动中,吴校长组织参会老师进行了一场高质量的主题沙龙。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园、小学的老师们围绕“幼小衔接”主题,从“为什么衔接”“衔接什么”“如何科学地、高质量地做好衔接”等,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议幼小科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专家点评——“路径

活动最后,新北区学前教育教研员徐志国园长进行了精彩点评和高位引领。徐园长结合全区的现状以及国家层面的相关要求,提出教师首先应该进一步思考幼小衔接的基础是什么,只有了解两个学段儿童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自然地实现两个学段桥梁的架接;其次,找到当下衔接的突破口,把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在幼小衔接活动过程中,各校应找到合适的推进思路与策略。

在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后阶段,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幼小衔接新模式,为每个儿童的成长搭建坡度阶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撰稿:谢明霞  图片:程方梅 巢洁 审核:吴海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