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本无华
相荡而生涟漪
独学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唯有相互交流与学习
才能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
为了落实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加强园际间的资源共享,2023年11月13日上午,圩塘、春江、新桥幼儿园三园携手开展了园际交流活动。
—、智慧课堂,教有所获
教而不言则浅,言而不教则空。上午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三节中班的教学活动。圩塘李晨红老师的《律动:摘果子》,通过自身示范、幼儿创编等形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春江的胡寒冰老师执教了《综合:狗尾巴草旅行记》,她以狗尾巴草为载体,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展开想象与创作,并能用语言进行大胆讲述秋日不同风景的美。新桥的魏池竹老师的《科学:秋天的礼物》以秋天的实物导入,引导幼儿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等方式直接感知秋天的礼物,萌发对秋天的喜爱。三位老师能够尊重幼儿的能力差异,运用娴熟的教学技巧、有效的师幼互动,让“幼儿为本”的理念落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构建新经验、获得新发展。
二、区域观摩,行有所思
区域活动是推进游戏课程化的重要载体,对幼儿学习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我园在区域创设中关注幼儿当下的需要及兴趣,提供丰富的区域操作材料,让固定的游戏区域空间变得流动、弹性起来,为幼儿们创设出一个个富有童趣、寓教于乐的游戏空间。活动中,观摩的老师们时而驻足欣赏、时而相互探讨,时而用手机拍下孩子最有趣的时刻,惊喜地发现幼儿在各个区域中自主选择、相互合作,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对话解疑,研有所得
展示活动后,三位执教老师分别从活动设计思路、现场执教情况、困惑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听课的老师们围绕“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这个话题展开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常州市教科研庄春梅老师为大家进行了引领与提升:每个活动在目标的设计上应遵循开放的原则,让孩子在过程中建构经验,在体验中拓展新经验,从而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同时指出,教师在资源课程开发时需要将主题线索和脉络梳理清楚,让课程的实施看得见、让幼儿的发展看得见。
四、案例分享,闻有所感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一个游戏 一个话题,一片树叶 一块石头,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我们轻轻俯下身倾听孩子们的童趣言语时,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下午,我们圩幼的戎亚娟和钱丽燕老师先后分享了资源课程案例《相约邮局、深度体验》和《你好,大树!》。从她们真诚、质朴的话语中,让我们感悟到每一个课程故事都蕴藏着教育的温度与深度,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心去观察、善于去捕捉。
五、高位引领,引有所悟
针对上述两个园本资源课程案例的分享,庄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专业性的讲座《游戏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讲座中,庄老师基于当下教师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课程该如何建设?同时,庄老师通过典型的案例提出一个中心、两个通道、三张地图和四维互动等课程建设的重要方略,为我们今后的园本课程建设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
每一次交流都是成长与思考的平台,每一次指导都是思想与经验的提升。我们将携手共进,一同奔赴“有质量、有追求、有温度”的学前教育之路,书写完美篇章!
(报道:赵霞 摄像:陈小未 审核: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