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涯,研无止。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不断进步与成长,在11月15日,综合组的老师们齐聚在二楼科学教室,参加综合大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科学组承担,组内新教师李嘉娴执教四年级科学《点亮小灯泡》。
上课伊始,李老师首先以盲盒作为导入,引出本课重点-小灯泡,环节简单明了,却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小灯泡的组成。学生非常想点亮小灯泡,在尝试点亮小灯泡活动中积极动手,对实验表达出了很高的热情。成功点亮小灯泡的小组分享经验后,李老师利用小灯泡的剖面图加深学生对于小灯泡两个连接点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然后,李老师请学生再次点亮小灯泡,这不光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点亮小灯泡,还是对学生课堂成果的检验。学生理解方法后,李老师利用电流路径帮助学生理解点亮小灯泡背后蕴含的原理,完成了教学目标。最后,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梳理科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授课过程,李老师成功的完成了《点亮小灯泡》这一课的教学任务。李老师的前期准备十分充分,在科学组的帮助下,经历了三次的磨课,整理思路,完善了实验材料与记录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大量的动手机会和思维提升的过程。这是科学组集体的力量,也是真研究的成果。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习到了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与原理,更重要的是在激发了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让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
课堂结束后,多位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学习。“说”发挥了授课者的作用,是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授课者的整体思路。“评”又使教师群体智慧得以发挥。说评双方围绕着同一个课题各抒己见、交流互动、相互启发、各有所得、优势互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及时反馈。同时,教师的语言需要更加精练,教师少讲,学生多说。例如,对于一些内容的讲解,可以以提问法方式引导学生来说。
交流完毕,金老师对如何上好科学课,从三个方面: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和行动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了解教材意图,把握课时结构;积极寻求外援,丰富教学资源;坚持探究式教学,做好学生的助手;用好课堂组织优势,促进学科融合四个策略,并提出教师一起努力,科学课有发展美好期待。
“独行快,众行远”相信本次综合组教研活动有利于老师们相互学习,深研理念,落地课堂,俯身耕耘,共赴成长!
(撰稿:李嘉娴 摄影:王秀婷 审核:朱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