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扫叶草苍黄,麦伴秋菊斗野霜。初冬,寒已至。万物修养,寒风萧瑟,11月24日下午,龙二小英语组依旧热火朝天地开展“双减”“新课标”专项研讨活动,冬藏之以期厚积薄发。
研习专家策略,精进专业素养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精进。首先,英语组成员认真学习何锋书记关于新课标学习的讲座。讲座主要关于语篇知识,就新课标背景下,培养语篇意识,提高阅读实效,提出了新的建设性策略。
何书记指出,语篇知识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读语篇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做好语篇研读,建议教师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第二,语篇所传递的意义是什么?即Why?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人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即How?就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指导方向,深入浅出地强调思维可视工具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加强语篇中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让可视工具变成“导航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与作者、教师和同伴的交流中构建立体的知识结构,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深刻而富有创造性地分析,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探讨课程理论,碰撞思维火花
一石激起千层浪。讲座策略前瞻而具导向性,打开了学者们的视野,激起实践中的点滴反思,各小组进行了激烈的研讨,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三四年级组认为,课文插图作为形象化的教材资源,能在童趣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学习和实践。此外,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利用好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可以聚焦学生的思维训练。
五六年级组提出,语篇是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载体,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就是语篇的结构化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理清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是文本理解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创造能力,在语用写作环节,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模板,让学生的写作更显个性思维。
耿主任随后总结了学习心得,在教学中要关注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总结,在输入过程中,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结构化呈现,在教学中可尝试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语篇采用不同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在知识输出方面,在结构化的思维框架里,丰富语言内容,训练学生语用思维。
冬意浓,霜叶渐红。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切入口,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让学生边学边思,使学生在读前启思、读中促思、读后拓思的过程中有效发展和提升思维品质。一如我们英语教师的成长需要绵延更新,不断学习,深耕开拓,向上生长。
撰稿:唐芬芝
摄影:刘文英
审核:恽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