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聚力汇智,聚势汇能,项目研究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许佳佳








聚力汇智,聚势汇能,项目研究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沐冬日暖阳,激香槟人内心的执着与澎湃。为进一步推动常州市协同课程项目研究,我校于1月2日开展了常州市协同课程项目展示暨常州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常州市教科院林森博士、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张石磊校长、新北区英语教研员薛国民老师、项目学校的老师们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吕佳音主任主持。

课堂观摩

语文组

郝雪雪老师执教《雾在哪里》。

郝老师的课侧重体现“四性课堂”的融合性、支持性,整节课跟着雾孩子去藏大海、岸边、城市,在读中感受雾孩子的“淘气",课堂上利用希沃课堂技术中的蒙层和课堂活动互动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学习内容、方式与资源的混融,让学习与生活密切关联。

潘宁老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

潘老师的课侧重体现实践性,以读为本感悟积累。创设“讲俊杰故事”的真实情境,营造了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空间。在讲解“竞走”这个古今异义词时,通过取糖这个小游戏,让学生真正懂得“竞走”的含义。注重教学评一体化,通过同桌合作和小组合作,探究人物形象,获得真切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数学组

潘婷婷老师执教《认识厘米》

潘老师通过创设“量课桌”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借助1厘米小棒建立正确表象,再通过估测、推理的方式建立几厘米的表象,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实践性,进一步加深学生量感的培养。

金利平老师执教《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金老师在分食物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问题的探究,初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以及学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课堂上,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组

葛静老师执教《Unit7 At weekends(Fun time & Grammar time》

葛老师围绕“周末活动”这一主题,通过学习和运用一般现在时在疑问句中的表达,引导学生巩固时态用法并在生活场景中综合运用时态,通过游戏、复述、模仿、回忆、表达,感受采访过程和周末生活带给孩子们的趣味。

王梦老师执教Unit7 Protect the Earth(Period2)

王老师围绕“保护地球”这一话题,基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与语文、德法、劳动学科内容与资源以及学生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融通,利用多模态语篇阅读,促进课堂趣味性和综合化的开展。

综合组

殷钧涟老师执教音乐课《哈啰哈啰》。

殷老师营造一种跟着音乐去旅行的氛围,引导学生以“游客”的形式,以“缤纷多彩的东南亚”为主题贯穿式领略东南亚各个国家的风俗人情,学习当地的民歌,感受独特的音乐风格,整节课充满活力而又趣味十足。

华俊翔老师执教体育课《投掷轻物》。

华老师在本课投掷和游戏两个内容中,主要采用自主练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我体验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投掷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学生在自我体验区练习,通过合作学习得出结论肩上屈肘,肘部向前,快速挥臂的动作最好。

主题报告

学生成长中心潘静主任以“混融式学习:育人方式变革的实践探索”为主题,从“理念的更新、研究的历程和行动的变革”三方面向在场领导、老师分享了我校的混融式学习。本次汇报重点介绍了“双新”之后,学校如何序列化推进,确保实施质量,以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破解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沙龙互动

在执教老师进行说课反思后,听课的老师结合四性课堂特质和自己所观察到的课堂实例进行沙龙研讨。

春江中心小学张建芬副校长高度赞赏了数学课,她认为教师能够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和作业,从操作到实践到交流,路径清晰。教师善于合理捕捉资源,给予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数感,思维可视化。

徐卫兰老师认为语文课情境创设合理,注重内容整合融通,借助多元的资源支持,通过有效的学习组织,真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学生成长明显。

江颖老师认为英语课始终站在学生立场,创设真实情境,强化问题意识,善于建立知识间的关联。教师借助语篇,建构语段输出的支架,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中内化所学语言,学用结合,学创结合。

深度引领

新北区英语教研员薛国民老师认为我校围绕四性课堂进行的实践研究,符合新课程理念,以项目化学习方式推进,体现出以学为中心的深度学习,实现了育人方式变革的探索。

张石磊校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在课程协同项目研究中的积极作为,前瞻性项目“混融理念下的四性课堂”的研究过程扎实、成果显著,同时对各协同项目学校的研究提出了三点期待:从形式的变化转向内涵的丰富;从环境的提升转向成长的提升;从静态的推送转向动态的生成。

沈亚萍校长对到场指导的专家们和参会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沈校长指出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明晰方向,立足课堂的实践活动,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理念,加深对共生性的深度理解,不断促进师生的同生共长。

切瑳琢磨,方得始终。香槟湖小学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进一步建构“融合性、实践性、支持性、共生性”四性课堂教学模式,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双新”实践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撰稿: 秦洁       摄影:刘稚贤     审核:缪玲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