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爱读书、慧读书、读整本书的阅读习惯,有效地将课外阅读向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1月3日下午,飞龙实验小学语文组根据学段分别开展了五节整本书阅读指导展示课。
上课前,老师们明学情、选素材、研教案,在教中学。课堂上,孩子们读故事、学知识、悟道理,在学中思。一年级的周彦君老师执教的《和大人一起读》阅读推进课。小朋友们在周老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掌握了该如何迅速抓住书籍的重要信息,理解书本内容的技能。其次,周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循循善诱的教会孩子们多种形式阅读。结合形式多样的阅读方法讲了《金斧头》的故事,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方式,让孩子们切身代入进了故事的世界。在故事的最后周老师不忘升华故事主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明白了“做人要诚实的”的道理。周老师自然流畅的课堂节奏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的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提高了阅读效率,懂得了阅读的好处,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二年级的支怡娜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充满童趣的阅读课,支老师根据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了丰富有趣的情境任务,在趣味闯关中习得阅读方法。孩子们沉浸其中,和小螃蟹共情,感受它的所思所想,体悟作者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刻用意。支怡娜老师主要从故事梳理方面引导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课程伊始,支设置了六关挑战,支老师通过抢答、连线、填空等游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随后,抓住一系列拟声词引导学生听一听、想一想、演一演感知童话语言秘密,同时为下文以不同人物为依据梳理故事做铺垫;课堂重点从“删选事件、同类合并、补充情感、突出改变”等方面梳理故事脉络,一步一台阶,复盘精彩情节。支老师巧妙运用童话表演会带着学生练习句式表达,并结合生活中常用的“字幕大放送”滚动播放学生仿写内容,营造了浓浓的生日会氛围,让课堂情境实现完整闭环。
三年级的蒋轶老师执教了《安徒生童话》阅读分享课。本节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与展示,从答题闯关赛一赛、阅读成果晒一晒、故事配音读一读、经典故事讲一讲、经典故事演一演、经典片段读一读六个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享展示阅读心得,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生成现状,及时生成资源,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再认识《安徒生童话》特点,在读书时不仅要读内容,更要从中学习它的想象,从而领略童话的魅力,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分享中传播智慧。
四年级张老师执教的《中国神话故事》这节课分为两个大模块,体会神奇和讲出神奇,在体会神奇中,又分为体会人物、事物、人物关系的神奇,在讲出神奇的部分中,通过引导让学生们学习画导图、抓重点、找联结的阅读策略。内容比较清晰具体,课堂上学生们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为喜欢的人物做的名片、理出了人物关系,也通过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讲述出了《女娲造人》的故事,经过一节课的熏陶,同学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神奇丰富的想象,感受到神话中寄予的美好希望。
五年级蒋丹老师在13班开展了《中国民间故事》阅读交流课。这堂课程旨在通过讲述和分享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程开始,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分类。课程中,老师通过阅读交流分享,精选人物事迹,花样故事达人,记者走访实录,这四个板块,抽丝剥茧不仅带领学生总结阅读方法,还推动了学生继续高效深度阅读。所以整堂课学生们参与积极,他们不但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还能积极与小组成员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每个小组的代表也都在课堂上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表现出对中国民间故事深厚的兴趣和独特的理解。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表示,通过这次阅读交流课,不仅了解了更多的中国民间故事,也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课程,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徜徉在书的世界里,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思维的提升,还有情感的熏陶、文化的润泽。读书养性,润物无声,相信在书香的浸润下,孩子们会更智慧,更快乐!
(撰稿:陈雅军 摄影:各年级语文老师 审核:刘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