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学生成长】访江南名巷,品人文之魅
泰山小学“五”“一”牵手系列活动(三)
发布时间:2024-03-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秦洁

  为使同学们了解家乡文化、学习家乡历史,培养家乡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五(5)班牵手一(2)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走进青果巷,开展“访江南名巷,品人文之魅”的活动。

1.jpg

  一、以光为引:认识常州名人

  电影《觅渡》片名蕴含着“觅中国未来、觅中国出路”的时代含义。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光辉事迹,展现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不屈斗志。五(5)中队的同学们在观影结束后感慨万千:一个普通的桥名,却又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桥。那我们的家乡常州,还有哪些名人故事呢?同学们主动搜集材料,并积极分享,正是在这互相交流中,大家被这榜样的力量深深吸引,暗暗立下自己小小的志向。

  二、寻光而来:感受赤子之心

  在班主任秦洁老师与刘妍老师的带领下,五(5)班的同学们牵起了一(2)班小朋友们的手,走进江南古巷,寻访家乡名士,品味人文魅力。

  作为常州文脉之地,青果巷写就了千年的繁华与荣光,先后孕育了百余名进士,更走出了抗倭英雄唐荆川、“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史良、民族工业开创者刘国钧等一大批江南名士……

  青果巷文化记忆馆内展陈结合各种图片资料和大量多媒体技术,从地理位置、人文成就、薪火传承、文脉延续四个方面,展现了“江南名士第一巷”的风采。参观中,同学们不禁感到自豪。他们是孩子们心中的骄傲,更是所有常州人的骄傲。在这里,所有的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偶像”,纷纷表示要学习先辈们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为长大以后建设祖国积蓄能量,时刻做好准备!

  步行来到礼和堂,是周有光的旧居。同学们们通过参观馆内陈列厅及周有光书屋,了解了周家变迁、周有光生平事迹以及周有光对“汉语拼音”发展的巨大贡献等。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作为语言工作者故居,周有光图书馆中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手稿和经典语录,使大家频频驻足学习。尤其是一(2)班的小朋友们,他们看着自己熟悉的拼音,不时和身边的哥哥姐姐交流着。

  三、追光而行:表达内心敬意

  寻访结束,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内心的那份感受、那份敬意,真诚地表达出来:

  原来在屏幕中、在文字中出现的人物,在我走进青果巷、走进他们故居的那一刻,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起来。比如说周有光,他一百多岁的时候还在学习,坚持写作,那一排排书正是他“活到老 学到老”的真实体现,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五(5)班  杨紫彤

  在人杰地灵的常州,从古代的状元到现代的院士,涌现出一批批时代楷模,他们心中都装着国家和人民。我要向先辈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长大后积极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五(5)班  尹宇文

  参加了今天的活动,看到了周有光曾经生活的地方。我觉得他很厉害,学习经济的人居然最后成为了“汉语拼音之父”,让我们现在的学习更简单了,我借助拼音认识了很多的字。我想向他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大发明家,发明很多东西,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一(2)班  朱泠珺

  今天我们牵上了小弟弟、小妹妹们一起参观了青果巷,了解了青果巷的历史、认识了很多的家乡名人。当我用更简洁、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给他们听,看到他们的眼中也闪耀着星光,我觉得这很有意义。——五(5)班  杨慕涵

  家乡的名人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他们心中不灭的灯塔。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泰小学子定会将榜样的力量,化作他们砥砺前行的动力!

  (撰稿:秦洁   摄影:家长   审核:李春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