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中学>>文章内容
新北美术教研 守护敦煌之光
发布时间:2024-06-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赵军

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版)》的精神与要求,进一步提升新北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交流及专业成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5 月 24 日,新北区教研室初中美术学科与胥亚丽优秀教师培育室携手,奔牛初级中学开展新北区美术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优秀教师培育室领衔人胥亚丽老师主持,出席的专家有常州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新北区教研员周文雅校长、奔牛初中文金铭校长、沈国兰副校长、教师发展处魏军主任等,胥亚丽优秀教师培育室全体成员参了此次教研活动。

此次教研围绕苏少版美术课本中九年级上册的《敦煌·千年》展开,以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整合,确定了以《敦煌·千年——守护敦煌,从研究壁画开始》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整个单元共三课时,分别由新北区实验中学徐子珊、新北区奔牛初中陈晓璐、新北区西夏墅初中周子璐三位老师进行呈现。

奔牛初中陈晓璐老师执教第二课时,陈老师曾就读于天津美院壁画系,对壁画研习方向一直充满热爱。在第一课时云游敦煌的基础上,她凭借出色的专业知识,带领学生以经典壁画《反弹琵琶图》为例,学习制作工序、观察临摹步骤、感受岩彩之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研习壁画、守护敦煌的情感,从而深入探究敦煌壁画。在课堂实践环节,学生沿着前辈们的足迹,体验“壁画修复师”的工作,真实体验用天然矿石颜料——岩彩学习临摹敦煌壁画局部。在陈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了反弹琵琶图的临摹,收获满满成就感,使学生深度理解了敦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一代代敦煌传承者的精神,主动承担起传承敦煌艺术文化的使命。

经过此次敦煌主题的大单元教学,学生们从对敦煌壁画的懵懂初探,到对敦煌壁画的实操修复,最后落实到以壁画飞天为主角制作微名片,三课时完全激发了孩子们守护敦煌的激情与真情,教学层层递进、汲取古意、推陈出新,任务落实到生活实处,展现出敦煌的风华。

课堂观摩结束后,各位老师齐聚一堂,在领衔人胥亚丽老师的组织下,展开了深入、深刻且深思的研讨活动。

优秀教师培育室领衔人胥亚丽老师表示:通过今天三节课的呈现,可以看到三位老师匠心设计、精心准备、潜心打造。我们可以从这样四个角度来观课,一是单元意识,单元里的大概念、大问题统领三个课时,即“举一纲而张万目”,也就是知识、技能不是零碎的,而是有逻辑、成系统的;二是课型意识,本课属于“综合探究”领域,围绕探究课型选择设计支架,问题设计要有探究空间;三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为本,顺学而导;四是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意识,尝试探索各种先进技术助力课堂教学。

新北区美术教研员周文雅校长指出: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育希望。2022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走向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推进学科融合下的教育是当代教师的必经之路。今天呈现的课程,使得大部分孩子从知之甚少而来,到收获满满而归,是因为教师带来的知识有组织、有系统,让孩子们对敦煌有基于壁画发展脉络、壁画中的敦煌色、壁画中的飞天的结构化认知,这就是大单元教学的魅力所在。

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评价:今天的三节美术课实现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闭环,教学追求由业余到专注、到专业、到专精的提升。学生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对敦煌壁画的理解越发深入,对敦煌情感的表达也越发自信大胆,对探讨敦煌现有问题的解决更是愈发主动参与。这是三堂出彩的美术课,是一份精彩的大单元教学。车老师还建议,敦煌对于学生来讲是个陌生的课题,课前学生最好有预习课时;课时作业设计能落实在国画传统根据材料的表现上会更好。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共进。本次教研活动为三位授课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让全体教师对敦煌文化和大单元教学有了新的解读与认识,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盛宴。通过一次次研习,让教师在“守初心”中不断学习,坚定教师信仰;在“明定位”中加强实践,履行上好每堂课的职责;在“知敬畏”中勇往直前,开拓属于新北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崭新篇章!

图片4_副本.png


图片5_副本.png


图片2_副本.png


图片1_副本.png


图片9_副本.png


图片10_副本.png


图片11_副本.png


图片7_副本.png

文稿、照片提供:陈晓璐;修改、审核:赵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