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教师成长系列:探寻班本,邂逅课程--记安家中心幼儿园班本课程分享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宣好

  虞永平教授指出:好的课程一定是有目的的,是层层推进的,是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在儿童的行动里,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精神,扎实推进我园课程建设工作,提升教师的课程理念认知,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正确解读幼儿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4年6月24日下午安家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班本课程汇报活动。本次会议由殷丽珍老师主持,全体老师参加。

  环节一:聚焦儿童,精彩分享

  本次班本课程分享交流活动采用级组推荐制,每个级组推选一个优秀案例进行分享。各班教师在学期初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了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主题。教师在开展班本课程的过程中,跟随着孩子脚步、倾听孩子的声音,一步一步地生成丰富多彩的活动,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班本课程。在课程汇报中,教师们结合课程缘起、课程目标、课程网络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反思等方面,采用PPT展示的形式,对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生动的梳理与讲述。

  大二班邵梦楠老师的案例《“足”够精彩》以足球为契机,与孩子们一起探索足球游戏,以丰富多彩的足球游戏让幼儿感受足球的乐趣、了解足球文化、培养足球精神,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课程追随孩子们的运动天性、自然生发,在教师的引导与支持下,幼儿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小的足球带给孩子们“足”够的勇气和乐趣,相信在以后的成长路上,孩子们会更加勇敢地去挑战、超越,成长为身体健康,积极向上的“足球宝贝”。

  中一班宣好老师的案例《灌篮高手》讲述了一场关于篮球的奇思妙想。活动以篮球为媒介,逐步展开、逐层推进,从“兴趣、游戏为本,幼儿发展为先”的原则出发,支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究空间,为幼儿的经验积累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班本活动,不仅让幼儿发现了篮球有很多玩法,还激发了幼儿热爱篮球、热爱运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勇敢、机智、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

  小二班陈玲老师的案例《沙包大作战》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于民间游戏的热爱。沙包在孩子们手里变成了欢乐的源泉。在探索沙包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欢乐,发散了思维,提升了投掷、平衡、手眼协调等多项能力,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教师始终以游戏中的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鼓励幼儿自主创造,不仅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体验了民间传统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环节二:关注课程,交流点评

  分享结束后,包老师对小班的案例做出点评,她建议老师们在做课程的时候要“谋定而后动”,前期要形成预设的课程框架,要与后期课程的开展形成对比,同时也要注意课程的幼儿评价和家长评价;接着,万老师对中班的案例做出点评,她指出课程要关注意识决策力,生成设计力,反思评价力以及行动执行力;最后沈老师针对大班案例提出3点宝贵建议:(1)要了解幼儿已有经验,预设经验的发展(2)课程目标要聚焦(3)课程结束后要及时梳理幼儿的技能。

  环节三:总结提升,经验拓展

  最后,陆娇副园长梳理了班本课程的共性问题,同时也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她提出从课程开始到高潮的过程中,老师们需要有思辨精神,需要通过不断地质问,反问以及反思来理清课程推进的脉络,要深刻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集体与个体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判断力,转化力以及评价力。

IMG_20240624_160758.jpg

  本次班本课程汇报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更提高了教师对生成课程的理解、反思和评价的能力。我们将继续在课程研究的道路上且研且思且行,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图文:宣好   审核:殷丽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