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2025年3月4日下午,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初级中学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会议聚焦新时代教师使命,深入阐释师德师风内涵,并部署新学期重点育人工作,为推进高质量教育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会议由曹宣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教育家精神为魂,师德师风为根
会议伊始,曹校长以教育家精神为切入点,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会议指出,教育家精神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师德师风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召唤下,教师需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成为学生品格锤炼的示范者、教育理想的践行者。会上特别指出,本学期新北区重点推进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心联体”工作(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和“双向有爱奔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全员导师制),将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载体,分别聚焦学生心理健康关怀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切实将教育温度传递至每一名学生。
捧一颗纯粹心,倾听乡村教育呼唤
“师德师风,是‘捧着一颗心来’的纯粹。”会议通过张桂梅校长扎根山区托举女孩梦想、陶行知先生投身乡村教育的事迹,呼吁教师以赤诚之心面对乡村教育的特殊使命。“我们面对的乡村孩子,正是最需要关爱的群体。”曹校长动情表示,当教师俯身倾听学生的困惑,用耐心化解成长的阵痛,心理健康教育便不再停留于纸面,而是化作浸润心灵的涓涓细流。会议提出,全体教师需以“心联体”工作为抓手,建立困难学生动态帮扶机制,让教育关怀直抵每一处细微需求。
守一方教育净土,深耕专业敬畏
会议强调:面对教育功利化倾向,师德师风是“不带半根草去”的坚守。曹校长援引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箴言,指出教育工作者应永葆对专业的敬畏,警惕分数至上与功利主义对教育初心的侵蚀。针对新课标改革背景,会议要求教师将钻研教材、深耕课堂作为专业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实现从“知识传递者”向“素养培育者”的角色转变。
做知行合一摆渡人,创新育人路径
在“双减”政策深化与人工智能浪潮叠加的时代背景下,会议提出师德师风需落脚于“知行合一的摆渡人”角色。曹校长以ChatGPT、DeepSeek等信息技术冲击为例,强调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培育,重构智慧课堂,守护人文精神。“真正的教育尊严,在于用创新唤醒潜能,用情怀滋养生命。”会议倡导教师以“全员导师制”为纽带,通过师生结对、成长档案追踪等方式,构建双向奔赴的师生关系,打造共生共长的幸福课堂。
以理想之光,照亮教育征程
教师的高度决定教育的高度。会议尾声,曹校长号召全体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以师德师风为航标,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书写动人篇章。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会议精神转化为行动自觉,让教育理想在课堂实践中生根发芽。
这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洗礼,正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也必将托举起更多乡村学子绽放生命的精彩。
(撰稿:乔含斐 摄影:何纪龙、周子璐 审核:曹宣 终审:行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