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公布了2024年Eco-schools绿旗荣誉典型案例名单,向典型案例学校授予Eco-schools绿旗荣誉。江苏省共有13所学校喜获此项荣誉,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名列其中。朱丽娜老师被评为优秀教师,李奇宁、胡朗、沈莫凡、王奕桥、杨骐铭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
Eco-schools项目是由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FEE)发起,全球学校自愿参与的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其目标是通过学习与环保实践相结合,提升青少年自主发现并解决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的能力。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在中天钢铁“绿色钢城”的“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创新中,孕育出了学校的“绿色文化”。学校建设了绿色生态园、生态教育区和种植体验区,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定期举办废旧物品再利用、科技小达人等环保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校还成立了生态委员会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集体会议,期初提出环境评估问题,确立实施项目,期末进行总结会议。在生态委员会的指导下,同学们积极发现学校内外的环境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梳理、分类、统计。上个学期,同学们针对“酸雨”这一主题,自发开展对雨水的研究,包括雨之源(研究雨的形成)、雨之美(研究四季雨的特征)、雨之能(研究雨对动植物的作用)、雨之情(研究雨对人的身体健康的作用)、雨之变(酸雨)、雨之惜(雨水再利用,低碳生活)等方面,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校也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自然资源,鼓励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实践低碳环保理念,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让环保意识深深植根于每位学生的心中。
在荣获2024年Eco-schools绿旗荣誉后,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进一步彰显了其对生态环境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承诺。学校不仅将这一荣誉视为对过往努力的认可,更视为未来深化生态文明教育的崭新起点。3月中旬,生物组开展了生态瓶活动,旨在通过亲手制作和观察生态瓶,让参与者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培养环保意识,同时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挑选合适的材料、如何搭建生态瓶的结构,还了解了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相互依存关系。有的参与者精心设计了生态瓶的景观布局,巧妙利用水草和石子营造出丰富的水下世界;有的则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体现,选择了多种小鱼和小虾作为生态瓶的居民。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中天实验学校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还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绿色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教育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Eco-schools项目的实施,探索更多创新环保教育模式,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守护好这一方青绿,让“小雨沙沙”的声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美旋律。
(撰稿:赵安 摄影:赵安 审核:史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