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中学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以智慧对话护航青春社交。周三下午,飞龙中学四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八年级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江苏理工学院心理学专家、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方瀚青教授主讲的《初中生积极人际关系修炼策略》专题讲座。这场聚焦青少年社交痛点的课程,通过生动的案例剖析与沉浸式互动,为青春期的社交迷局点亮明灯。
破题:当隐形翅膀遇见成长风暴
“人际关系是青春路上隐形的翅膀,它既能托举成长,也可能成为桎梏。”方瀚青教授一开场就将现场600余名师生的目光引向成长的核心命题。他指出,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学会甄别真挚情感、建立健康关系模式,既是提升校园生活质量的必修课,更是为未来人生筑基的重要修行。
拆解“毒友谊”:三把标尺量出健康关系
方瀚青教授以校园真实案例切入,犀利指出“毒朋友”三大特征:“过度索取如同情感黑洞,情绪操控堪比心灵枷锁,价值观扭曲则是关系崩塌的导火索。” 当大屏幕展示出“梅拉宾沟通法则”(55%信息靠肢体语言传递,38%依赖语调,仅7%取决于内容)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方教授现场演绎两种对话场景:瘫坐刷手机时的敷衍应答,与前倾身体、眼神专注的深度倾听,直观揭示了“非语言信号才是情感传递的真正密码”。
双赢思维:让友谊成为成长催化剂
围绕人际交往六大模式,方瀚青教授重点剖析“双赢思维”的核心价值:“真正的友谊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而是互相成就的能量场。”通过模拟“考试失利倾诉”情境,学生们亲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方式——“无效倾听筑起心墙,深度沟通融化坚冰”。当扮演倾听者的学生说出“我注意到你握紧试卷的手在颤抖”时,现场掌声雷动,这一刻,理论化作可触摸的温暖。
十大黄金法则:社交困局的破局之钥
讲座尾声,方瀚青教授赠予学生“人际关系修炼指南”:从“远离八卦是非圈”到“及时止损‘毒关系’”,从“深度倾听四步法”到“尊重差异不越界”,十条凝练的法则如同社交地图。当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名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每日反省。”投射在屏幕上时,方教授寄语学子:“人际交往的至高境界,是将他人装进心里,让每一次对话都成为照见彼此的镜子。”
回声:一场直抵心灵的春日对话
一个小时的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走廊里仍飘荡着学生们的热议。“原来真正的友谊不需要讨好”“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关系越处越累了”,这些碎片化的感悟,正悄然重构着少年们的社交认知。正如方教授所言:“青春期的每一次人际碰撞,都是心灵成长的契机。”这场春日的智慧对话,不仅为少年们配备了破解社交迷局的钥匙,更在成长的田野播下了理性与温情的种子。
图片:八年级老师 文字:李羽中 审核: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