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中学>>文章内容
示范促成长,携手共芬芳——安家中学青年教师示范课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何雁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安家中学于4月23—24日成功举办青年教师示范课活动。刘翔老师与查晶老师分别以《爱莲说》和《簪花仕女图》为课题,通过两堂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堂,展现了青年教师的创新教学理念与扎实教学功底,为全校教师提供了观摩与研讨的优质范例。

  在七年级(1)班的课堂上,刘翔老师以《爱莲说》为载体,将语文课堂升华为一场关于君子品格的精神对话。他以“莲之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莲花的生长姿态,继而深入文本剖析“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意义。课堂设计层层递进:从文言字词释义到人物品格联想,从周敦颐的生平背景到现代社会对君子精神的呼唤,刘老师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沉浸式理解“君子”的内涵。

  尤为亮眼的是,他以“当代君子”为议题,鼓励学生结合鲁迅、周恩来总理,也是周敦颐的第31代和第32代孙等现实案例,探讨君子精神的时代价值。刘老师的课堂不仅传递了文学之美,更实现了“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七年级(4)班的课堂上,查晶老师以“侍女簪花”为主题,将美术课堂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她以泉州非遗技艺“簪花”为线索,通过实物展示、视频资料还原古代侍女簪花的仪式场景,瞬间点燃学生的兴趣。课堂以“探秘—实践—传承”为主线:查老师先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观察簪花造型、色彩搭配,继而带领学生用超轻黏土、丝线等材料动手制作簪花头饰。

  在实践环节,她创新采用“跨学科作业”模式,讲解唐代服饰文化,播放古琴曲,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学生作品既有传统纹样的复刻,也有现代元素的融合,如用几何图案重构花瓣造型。查老师鼓励学生将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分享给家长,实现了“课堂—家庭—社区”的文化辐射。

  示范课后,学校组织了跨学科评课活动。听课老师评价查老师的课堂“兼具审美性与文化性”,其“非遗+”的融合模式为传统技艺传承提供了新思路。祁玉英校长在总结中指出,两位教师的课堂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无论是刘老师对君子品格的思辨引导,还是查老师对非遗技艺的活化传承,都彰显了青年教师“敢创新、善融合”的教学勇气。

  此次示范课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平台,更激发了全校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探索热情。未来,安家中学将持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等活动,让教育智慧在碰撞中绽放,让教师成长在携手中共进。

  撰稿:何雁 摄影:李一芬 恽仁霞  审核:莫萍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