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幼小衔接|暖衔接,润生长
一年级任课教师培训
发布时间:2025-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佳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暑假余韵尚存,为助力一年级新生平稳跨越幼儿园到小学的关键过渡期,让全体一年级教师以专业、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8月27日上午,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聚焦“暖衔接,润生长”,召开一年级任课教师培训会议。

  暖场破冰  默契凝聚

  培训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默契同心圆”暖场游戏拉开序幕。全体一年级教师围成圈,在“我教语文”“从事教育超5年”“假期解锁新技能”“首次任教一年级”等趣味条件中,通过“向前一步”的互动,快速拉近距离。当最后一句“我相信我们17人会组成最有爱、最给力的团队”响起时,老师们大步向前,在欢笑与掌声中凝聚起共同的教育信念。

  习惯培养  施策有方

  良好习惯是新生适应小学的“基石”。培训中,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王旭萍以“随文适应,趣味成长”为主题,从培养目标、课堂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展开分享,针对倾听弱、朗读散、书写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实用策略,让语文习惯培养兼具趣味性与实效性。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顾昕则从“课前、课中、课后”三维度梳理习惯培养路径。她强调,坚持2-3个月的细节引导,能让孩子逐步形成“课前有准备、课中会参与、课后能巩固”的自动化习惯。

  拥有丰富低段教学经验的金超老师,以“立序”为核心,围绕学生在校一天的时间轴,拆解行为习惯培养要点。她强调,习惯培养需“每天说、多次说,持续21天”,教师要以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班级建设  扎根细节

  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黄汝群详细解读班级建设策略与一年级迎新方案。黄主任还明确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多元素命名班级,划分显性与隐性文化,开学后通过班会课等设计班徽,利用小口令、顺口溜形式制定公约,让班级成为孩子的“第二个家”。

  课程共创  聚力实效

  一年级年级组长常燕楠解读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常老师首先梳理了两份文件的出台背景与核心目标,着重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明确构建“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四位一体入学适应体系的关键意义。同时,她结合我校实际,介绍了幼小衔接跨学科学习课程设想。

  随后,老师们按学科分组,围绕“共绘入学‘xin’课程”集智共创。语文组了设计了“识字大冒险”“班级故事角”等学习活动,计划与美术、音乐组联动开展跨学科实践;数学组聚焦“校园数学小侦探”“整理小达人”任务,探索与科学、体育组的学科融合;综合学科组分工设计《校园拍手歌》等活动,计划通过“校园文化日”实现多学科协同。

  各组代表分享后,仲桃副校长高位引领。仲校指出,一年级老师应具备两个意识。一为角色意识,作为一年级老师,面对从幼儿园刚过渡来、毫无规则意识的新生,要做好将其培养成有序“正规军”的准备;作为学科教师,需立足新生特点,以爱心、耐心、细心与用心开展教学,同时鼓励学科间相互学习。二是问题解决意识,仲校赠予教师 “三心”:“韧心”,直面教学困难,保持积极心态;“慧心”,发挥教育智慧,运用巧思应对教学挑战;“齐心”,依托团队协作,凝聚集体力量攻克难题。此外,仲校强调课程设计中的安全问题,无论活动形式与场所,老师都要将学生安全放首位。

  此次培训从暖场破冰到习惯分享,从政策解读到课程共创,为一年级教师团队明晰了入学适应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相信在学校“弘雅”文化引领与团队协作下,全体教师将以爱为底色、以专业为支撑,助力一年级新生涵养文雅举止、启迪智慧思维、锤炼坚韧品格,顺利开启幸福小学之旅,让“弘雅小少年”们在温暖衔接中自然生长、向阳而行!

  (撰稿:霍垒敏   摄影:霍垒敏   审核:徐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