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润心行动”要求,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陪伴与引导作用,近日,吕墅小学组织全体班主任及学科导师开展“润心行动”导师大家访活动。导师们带着爱心与责任走进学生家庭,用真诚沟通搭建家校共育的“暖心桥”。
一、提前谋划,让家访更“精准”
活动启动前,学校组织导师开展专题培训,聚焦学生心理特点、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建议等内容开展交流。各位导师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家庭基本情况,明确家访重点——对活泼好动的学生侧重规则意识培养交流,对内向胆小的学生重点探讨自信心提升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准备针对性的辅导建议,确保家访不走过场、直击需求。
二、温情入户,让沟通更“贴心”
“孩子在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呀?”“他写作业时会不会容易分心?”走进学生家中,导师们放下“说教”,以拉家常的方式与家长亲切交流。他们认真倾听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比如“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如何培养自主整理习惯”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给出具体建议。
面对学生,导师们更是秒变“大朋友”,有的和孩子一起翻看作业本,表扬书写进步;有的拿起孩子的绘画作品,夸赞创意十足;还有的陪孩子玩起积木、拼图,在轻松互动中倾听他们的小烦恼、小愿望。
三、线上联动,让关怀不“掉线”
针对部分家长因工作繁忙无法当面沟通的情况,导师们通过视频通话、语音留言等“云家访”形式,把关怀送到屏幕两端。对于加班晚归的家长,导师们则选择晚上发送信息,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四、及时跟进,让育人更“有效”
家访结束后,导师们第一时间整理记录,梳理家长诉求与学生问题,形成“家访反馈表”。针对个别特殊学生,导师建立“一对一”跟踪机制,定期通过电话、微信与家长沟通跟进,及时调整教育方法。
此次“润心行动”导师大家访,让教育走出校园、走进家庭。吕墅小学将把导师家访纳入常态化工作,通过定期沟通、家长会、家庭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家校合作,用家校携手的力量,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撰稿:王小鹰 摄影:各班班主任 审核:谢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