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师生公共安全意识,增强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西夏墅中心小学于9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防灾避险安全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以“安全育人,防患未然”为主题,通过专家讲座、实践体验、互动教学等多种形式,覆盖全校多个年级,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
一、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根据学校《公共安全课程安排表(9月)》,本次活动分阶段、分年级精准实施。二年级重点开展《交通安全篇——交通公共知多少》课程,五年级则深入学习《交通安全篇——出行防范有妙招》。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3:30至5:00,由协调负责人提前组织学生入场,并配合安全讲师完成准备工作。学校后勤部门同步保障场地与设备,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二、多元讲座,沉浸体验
活动特邀“恐龙人防灾避险体验馆”专业讲师团队进校开展系列讲座。讲座内容涵盖消防安全、交通规则、应急逃生等多个领域。在消防安全专场中,讲师通过大屏幕动态展示疏散标志、防烟面罩使用步骤(如“开、拔、套、拉”四步法)、火源发现历史等知识,并结合实物道具(如红色应急盒、面罩模型)进行实操演示。现场学生积极参与“消防标志大PK”“定制徽章”等互动环节,在竞答与游戏中深化对安全符号的理解。
安全讲师强调:“安全教育需从细节入手。例如防烟面罩的正确佩戴、安全出口的快速识别,都是危急时刻保命的关键。”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亲身体验,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锻炼了应急反应能力。


三、师生联动,全员参与
活动中,班主任与课后服务教师全程跟进,协助维持秩序并参与学习。现场氛围严肃而活跃,学生们专注聆听、踊跃发言,部分班级还通过“思维人”“安全钜人”等卡通化教具加深记忆。背景墙上“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标语与现场活动相呼应,凸显了安全教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四、成效显著,意义深远
本次安全教育活动不仅强化了师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更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辐射模式,推动安全文化融入家庭生活。五年级学生王同学在课后分享道:“我学会了怎么在火灾中戴防烟面罩,还知道了逃生标志不能忽略!”教师们亦表示,此类实践性课程对儿童行为引导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未来,西夏墅中心小学将继续深化与专业安全机构的合作,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主题讲座等活动,推动公共安全教育常态化、系统化,为构建平安校园筑牢根基。
撰稿:张曦 拍照:潘明妹 审核:刘新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