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润泽教师|秋雨润教坛,童话启新思
——记新北区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专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恽慧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29日下午,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迎来了一场新北语文教研的盛会——“新北区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专题活动”。本次活动由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魏村中心小学承办,汇聚了区语文教研员鲍书洁校长、魏村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及各校教师代表,共同聚焦三年级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创新。活动以课堂展示、专家讲座和教研总结为主线,旨在深化“以生为本”理念,赋能语文课堂转型,如秋雨般细腻滋润教坛,以童话的奇幻启迪教学新思。

  课堂教学探新径:趣读深思赋能成长

  活动在精勤楼一楼和录播教室同步展开四节精彩课例,分设两个分会场,围绕《宝葫芦的秘密》和《秋天的雨》展开全课时教学,充分彰显“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

  在分会场一,魏村小学贾明珠老师执教的《宝葫芦的秘密》第一课时,以激发阅读兴趣为核心,通过故事导入、多媒体辅助和游戏化互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并运用情景教学与朗读指导,初步探讨宝葫芦的象征意义,课堂节奏紧凑、气氛活跃。

  仇倩颖老师承接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人物心理与“诚实与责任”主题,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辩论和创意写作活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并引入多元评估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分会场二中,新华实验小学戴曼老师执教《秋天的雨》第一课时,从理解“钥匙”一词入手,理清课文脉络,聚焦颜色描写,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色之美,并通过小练笔鼓励个性化表达。

  孝都小学王海艳老师的第二课时,则围绕“气味”与“秋香”,对比叠词妙处,以动作体验、情境创设理解“勾住”含义,并自主探究“小喇叭”的讯息,结合视频与阅读链接拓宽视野,最后以配乐朗诵升华情感。

  四节课均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语言训练与思维提升,实现了“趣读·深思·赋能”的有机融合。

  专家讲座明方向:以生为本深化理念

  两场专题讲座为活动注入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智慧。

  魏村中心小学副校长李英花以《趣读·深思·赋能——从<宝葫芦的秘密>一课谈起》为题,剖析了新教材调整背景,强调单元主题句与语文要素的微调,旨在回应核心素养时代需求。她结合课例,详细阐述了教学目标设计、探究任务阶梯化、学习过程自主化以及AI赋能等策略,指出童话教学需平衡童趣与哲理,通过多形式朗读与深层次设问,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频共振,并践行“教学评一体化”,让课堂形成闭环提升。

  新华实验小学戎荷芬老师则在《以生为本,开启<秋天的雨>学习之旅》中,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分享词语理解、文脉梳理与小练笔设计的方法,强调以学生主动探索为核心,通过多元路径理解词语、梳理结构,并在第二课时深化情感体验与知识拓展,让每一环节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两场讲座相互呼应,共同深化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蓝图。

  教研总结促提升:精准解读赋能未来

  区语文教研员鲍书洁校长的总结讲话将活动推向高潮。她首先阐释了活动选题意图,指出三年级新教材改动显著,尤其是《宝葫芦的秘密》从四年级调整至三年级,需重新审视学情与目标设计。鲍校长强调,全课时呈现有助于完整把握文本内涵,避免课时裁剪的碎片化问题,并以《秋天的雨》为例,呼吁教师深度解读教材,关注课后习题、阅读链接等细节,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她进一步提出,教学活动设计应紧扣“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阶梯发展,通过精当点评与目标引导,避免想象脱离生活基础,让课堂互动更具实效。最后,鲍校长升华指出,语文教学需如“秋雨润物”,在细微处见真章,教师应成为教材与学生间的桥梁,精准解读、靶向设计,赋能学生终身发展,让语文课堂成为滋养心灵的乐园。

1.jpg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本次教研活动虽在秋日,却如春雨般润泽师心。它以童话启思、秋雨润教,不仅展示了新教材的教学创新,更凝聚了区域语文教育的共识与期待。未来,新北区小学语文教师将继续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深耕课堂中赋能学生成长,共绘语文教育的诗意画卷。

  撰稿:殷蓉艳 李斐     摄影:殷菲、吴云鹏、顾亚新  审核:徐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