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在这个凝霜结露、孕育收获的节气里,教育的探索也正迎着秋日的沉静悄然深耕。10 月 24 日下午,龙二小英语学科教室内暖意融融,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开启了第二次真实场景工作坊校级工作室活动。本次教研以 “小学英语跨学科真实场景探究作业展示” 为主题,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教学新路径,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更鲜活的生命力。
理念碰撞:锚定真实场景的作业设计创新
活动伊始,工作室成员围绕 “真实场景作业设计的实践路径” 展开热烈研讨。老师们提出,真实场景作业应打破课本与生活的壁垒,让学生在 “用中学”。例如,可布置 “校园标志英语探秘” 任务,引导学生拍摄校园内的安全出口、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类标志照片,并用所学英语词汇与句型为标志撰写注释;也可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 “班级文化标志”,通过绘画呈现标志图案,再用英文说明标志的设计理念与象征意义。此外,“生活英语微视频” 作业成为讨论焦点 —— 学生可记录日常场景,如 “在超市选购水果”“在公园参与体育活动”,用英文描述地点、行为及当下的感受,让英语学习自然融入生活,实现语言运用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双重提升。这种设计理念,正是对新课标 “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和应用性” 要求的生动践行。
成果展示:跨学科融合的阶段性实践缩影
在阶段性跨学科真实场景作业展示环节,五年级与六年级教研组的成果汇报成为活动的亮点。五年级教研组以 “动物朋友” 为主题,展示了学生制作的英文介绍视频。视频中,学生们从动物的颜色、外形特征及特殊能力三个维度,用流畅的英文介绍自己喜爱的动物,部分学生还融入了科学课上学到的动物习性知识,实现了英语与科学学科的有机融合。六年级教研组则聚焦 “研学实践”,展示了学生在外出研学时拍摄的 “景区英语攻略” 视频。学生们以小导游的身份,用英文介绍景区内各景点的位置、到达路线,以及在景点可参与的活动,同时分享了研学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这些视频不仅展现了学生扎实的英语表达能力,更体现了跨学科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让教研活动从 “理论探讨” 走向 “实践落地”。
总结展望:构建跨学科作业设计的长效机制
在总结交流环节,工作室成员围绕本次作业展示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梳理真实场景作业设计的经验与思路。老师们一致认为,跨学科真实场景作业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在 “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真正实现了语言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迁移。同时,领衔人恽丽玲老师也针对后续作业设计提出了规划:未来工作室将进一步拓宽真实场景的覆盖面,结合校园生活、社区实践、社会热点等更多维度设计作业;加强学科间的深度融合,不仅关注英语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将鼓励英语组老师们完善作业评价体系,从语言表达、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让作业设计更具针对性与指导性。
“秋深霜落寒意起,研课笃行暖意浓”。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龙二小英语工作室对跨学科真实场景教学实践的一次有益探索,更展现了教师们深耕教育、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未来,工作室的老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在真实场景中探寻英语教学的无限可能,让每一节课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在教育的田野上收获更多丰硕的果实。
撰稿:杨文婷
摄影:何雪怡
审核:恽丽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