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扑,再次打破了我们平静的学习和生活,从校园生活到居家生活的转变可能让同学们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因此,疫情期间,建议全体家长朋友和德泽娃们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防护哦。在此,学校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居家心理健康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篇
1.正确应对,科学防范
同学们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等,遵守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的原则,积极配合社区和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信谣、不传谣,阻断虚假信息,赶走恐慌心理,增强自身的心理免疫力。
2.正视情绪,自我调节
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害怕等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不必过度敏感。这里有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可以帮助你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哦。
(1)深呼吸放松法
吸气:深深地,慢慢地,大吸一口气,直到吸不进去,屏住;
呼气:慢慢地,轻轻地呼出来,呼出来,呼出来;然后,重复上面的步骤3~5次,吸气,呼气~
(2)躯体肌肉放松法
选择仰面躺在床上或者舒服地坐在沙发上;
握紧你的双拳,握紧,再握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抱紧你的双臂,抱紧,再抱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双腿伸直,绷紧你的脚弓,绷紧,再绷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3)音乐放松法
找一段轻柔、安静并带有一些遐想的音乐进行倾听,好的音乐会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大的变化,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放松,血压平稳,达到心情宁静和轻松愉快。
3.合理锻炼,增强体质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开展一个小时左右的室内运动。如进行垫子上面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还可以跳健身操、转呼啦圈儿、踢毽子等。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促进大脑活动。
4.电子产品,合理使用
居家学习期间,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可以适当地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线上学习和信息沟通等。但使用时间不可过长,也不能影响正常的作息时间。同学们可与家长商量确定每天使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的时段、时长等,自觉遵守规则,抵制各种诱惑,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保护好视力,专心地学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5.作息规律,身心健康
生活作息规律,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大家可以制定作息时间表,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放松心情,既不整天无所事事,也不要过于劳累伤神。尽量保持和平时一样的作息和生活规律,做到劳逸结合。
家长篇
1.做好情绪管理
家长的情绪状态会感染孩子,家长要做好自我情绪管理。父母不但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更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适,让孩子能够健康、愉快、积极地度过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建议家长多与孩子做一些肢体互动类的游戏。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听音乐、书香伴我行的亲子活动。
2.了解心理特征
小学生年龄范围在6-12岁,每个年龄段心理特征差异很大,简要总结如下:
(1)1-3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年龄尚小,爱说好动,自制力差,依赖大人,注意力不集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思维的概念。陪伴时应多采取玩游戏、讲故事等活泼有趣的形式。
(2)4-6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注意力相对集中,好奇、敏感,自尊心和好胜心强。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陪伴时可以讲解一些关于疫情的比较抽象的概念,注意多结合生活实际。
为了更好地指导德泽娃们居家学习和健康生活,河海实验小学班主任们进行了“云上家访”的活动,关注关心每一位学生,并给予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风雨同心,爱不停歇!
从前期的各班班主任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与家长、学生“云”会面,并从疫情防控、居家学习、体育锻炼、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了居家生活指导,到线上教学开展后,针对有学习困难的同学,老师们一一耐心解答,有效提高了线上学习效率。
河海实小的老师们时时在线,和小朋友、家长们进行线上互动交流,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上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班主任、任课老师每天聊一聊,放松心情哦!
在危机中成长,会更加强大内心,愈发热爱生活。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最美逆行者们一定可以打败病毒!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防疫方式、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共克时艰,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出门玩耍,重返校园了!
(撰稿:徐姣 图片:各班主任 审核: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