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生好奇,创设良好的并基于好奇心的科学区和活动,能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喜爱探究并享受这个过程。在科学活动中既提高了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又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科学区的游戏创设一直都是教师们比较“头疼”的内容,为了能够帮助教师明确科学区创设的重要性;增加教师对于科学区游戏的创设,在2024年1月9日,开展了“创科学小游戏 见幼儿之成长”为主题的大班半日调研观摩的教研现场。接下来我们将从三大板块开始我们的教研现场画面:
画面一:自主学习教育精要,聊想法与经验
本次主持人卞玉霞老师提前将教研方案和学习资料发在群里,鼓励教师们自主学习不同年龄段幼儿科学区适宜的关键经验内容,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有经验的内容进行现场的小故事碰撞,回顾自己开展过的科学区小游戏为后面的教研内容“预热”,在老师们积极的发言中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金点子,也是为下学期的科学区创设积累想法。
画面二:理论实践的主场,关键要玩起来
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将我们的老师带入现场,每个班级围绕主要材料“水”设计相应年龄段的科学小游戏,从游戏对于幼儿的核心经验提升,准备相应的材料和游戏玩法,预设后期可能存在的推进内容,班级老师讨论非常激烈,我们的行政组更不示弱共制定了1个小班1个大班的游戏,大家都非常的认真,沉浸在我们的交流中。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如果是投放同样的材料,对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我们所呈现的关键经验差异又在哪里,这是我们后期需要思考的。
画面三:回归现场实录,给予中肯建议
观摩的老师们走进现场,围绕两个大班幼儿的游戏现场进行了很细致的点评,从老师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到幼儿的游戏现场,有画面感;对于游戏中的情况也给予了两个班级非常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也明确指出我们教师在现场的时候与幼儿之间是可以进行互动的,适时的倾听幼儿游戏的真正想法会比我们自己揣摩要好的多。
最后,由我们的印惠琴副园长为我们提出了3点问题及3个策略,为我们之后科学区的创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建议,也值得我们的深思。
问题1:经验基础摸不清楚。策略:(1)研究目标、经验,如物质科学指向的各年段经验有哪些(2)评估儿童的兴趣,用倾听、对话日常观察了解儿童的兴趣(3)评估儿童的基础,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4)通过幼儿的描述,借助分享交流摸清个体对事物的经验基础
问题2:材料投放没层次。策略:(1)通过任务单(2)环境上的支持(3)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问题3:经验跟进不及时。策略:(1)看,对标核心经验(2)追,幼儿的真实想法(3)领,结合教师的经验提升幼儿经验
幼儿在科学区应达到三种状态:多元体验、经验生长、为生活服务,最终我们的科学游戏来源生活也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撰写:卞玉霞 拍照:金晶 审核: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