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小学>>文章内容
弘雅教师|科信组:玩转科学,以研促教——“鸡蛋的密度”实验探究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10-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明武

    为进一步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优化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我校科信教研组于10月9日下午,开展了一次兼具理性与趣味的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明确了近期的教学方向,更将焦点落在了一个经典的探究课题上——如何精确测量一颗鸡蛋的密度,围绕“测量鸡蛋的密度”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充满思维火花与动手乐趣的深度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张老师]首先就近期学校的科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安排。重点强调了本学期的科技节活动筹备、学生科学素养评价以及常规教学检查等事项。通过高效的沟通,全体老师对未来的工作重点做到了心中有数,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常规工作安排后,活动进入了核心环节:“鸡蛋密度测量”实验方案的集体研讨。为什么是鸡蛋?因为它不规则的外形恰恰是测量体积的难点,是培养学生转化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载体。思想的火花在不断碰撞,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方案被提出、质疑、优化。最终,三位科学老师各自选定了一套兼顾科学性与操作性的基础实验方案。

  方案的好坏,实践是唯一的检验标准。讨论结束后,老师们“变身”为好奇的“大孩子”,走进实验室,亲手进行测量验证。量筒、烧杯、天平、盐水、鸡蛋……实验器材一应俱全。大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小心翼翼地测量鸡蛋的质量,并尝试用不同的“排水法”测量其体积。实验室里充满了严谨而活泼的氛围:“你看,这个数据更精确!”“这个方法确实更适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操作不是终点,教学反思才是进步的阶梯。在最后的“优化与反思”环节,老师们结合亲手实践的体会,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再次打磨。安全性:强调鸡蛋要轻拿轻放,避免破碎。操作性:针对课堂时间限制,优化了步骤,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拓展性:有老师提出,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新鲜鸡蛋会下沉,不新鲜的可能会上浮?”将实验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探究走向深入。

  一次扎实的教研,就是一次专业的赋能。本次教研活动,不仅落实了工作安排,更通过“鸡蛋密度测量”这一小切口,深入探讨了科学实验教学的大课题。我们相信,只有老师们先成为热情的探究者,才能更好地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火种,携手前行,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一堂课中生根发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