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行政管理系列:十月耕耘,聚力反思
——安家中心幼儿园各条线工作复盘总结
发布时间:2025-11-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沈艳

  为夯实工作质量,明晰改进方向,我园围绕十月工作开展全面复盘,各条线从实践中提炼经验、剖析问题,为后续工作锚定优化路径。

  一、核心工作复盘:多维度深挖问题与经验

  (一)教师发展:从“执行”向“规划”转变

  教师在十月教研、评比中明确两大改进方向:一是需强化提前规划意识,聚焦活动质量而非形式;二是要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尤其在教研落地环节,需从“走进现场”升级为“深度管理”,例如大一班区域拍摄需重点探索“人尽其用”的实践方法。

  (二)课程建设:从“设计”向“细致”深耕

  园级品牌活动收获显著,通过文本学习梳理经验传承脉络,在审议现场掌握细节调整技巧,明确各级组需提供框架、聚焦技能重点,子项目设计需优先思考“幼儿发展目标”及“人事物筹备细节”。同时,结合月考核反思发现,需进一步探索“游戏中幼儿经验的延伸”及“家长资源的课程融入”,方案设计需更具前瞻性。

  (三)级组工作:按龄施策,聚焦问题突破

  托班:幼儿实现独立入园,常规习惯初步养成,通过美术、绘本活动建立秋天认知,借助拼图、角色游戏启蒙区域认知,绘本阅读同步提升安全意识;短板在于环境打造不足,尤其缺乏体锻相关设计。

  小班:重点推进班级区域环境创设与常规培养,同步开展级组品牌活动;问题集中在区域材料玩法单一、未贴合年龄特点(趣味性不足),且品牌活动中幼儿出勤率、参与度偏低。

  中班:以益智区游戏为核心,反思发现“材料与幼儿能力不匹配”“各班未聚焦统一重点”,环境无法体现当前游戏主题;优势在于大厅环境调整中教师配合度高,南瓜品牌活动因新教师加入,研讨氛围更浓厚。

  大班:从大一班评比切入,肯定教师结合自身特长调整区域的做法,同时指出关键问题:幼儿游戏水平未达预期,需加强教师日常观察与调整;幼儿经验未有效呈现,需后续跟进;环境中缺乏教师支持的显性痕迹。

  (四)安全与后勤:补短板,强责任

  安全事项:完成1530资料整改与安全隐患排查,户外场地调整后混龄幼儿参与度提升;反思发现工作存在拖延,值班中安全隐患排查浮于表面,需落实“场地责任制”,且大厅创设缺乏幼儿互动性设计。

  卫生保健:补全保健系统数据,调整“三教轮保”保育工作,状态显著改善;顺利推进保健复评衔接,阳光食堂达标上级要求;平台操作持续磨合,幼儿伙食退费有序推进,教师对幼儿出勤率的正向引导需加强。

  二、行政反馈:锚定管理痛点,明确改进方向

  (一)问题聚焦

  肯定教师资源节约意识与散步时“面向幼儿”的站位转变,但指出“材料跟进滞后”“材料玩法单一”等。

  安全问题需前置思考,“一盔一带”宣传需各班教师加强日常提醒。

  卫生存在死角,教室与公共区域物品整理不到位;部分教室因窗户遮挡导致光线不足;工作拖拉、资料上交不及时、操作流程不规范问题突出;培训需从“会议讲解”转向“现场实操”,需明确保健全园培训安排;阴井盖需纳入保健复评关注重点;自然角种植未体现级组差异(小班个人种植、中班小组种植、大班科学种植),且考核后种植角未持续维护。

  核心问题在于“问题敏感度不足”,管理者未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反思需从“做了什么”转向“融入度多少、管理缺什么”;各条线反思局限自身,需加强协同;管理需避免随意性,提升质量。

  (二)改进要求

  1. 家长工作:需反思“仅靠发布通知”的单一模式,明确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的专业主导地位,而非单纯归因于“家长不配合”。

  2. 现场管理:管理者需增加“有效现场时间”,做到“人在现场、心在现场”,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条线工作:需强化“主动思考”与“沟通协同”,将教研、方案中的改进建议真正落地到现场实践中,避免“方案与执行脱节”。

  十月工作是耕耘与反思并行的一月,各条线从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到级组实践、后勤安全,既沉淀了“园本品牌活动推进”“幼儿常规养成”等扎实经验,也精准锚定了“现场管理深度不足”“材料设计贴合度不够”等待改进方向。行政反馈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者角色定位与工作落地要求。此次复盘不仅是对十月工作的梳理,更成为后续聚焦质量、补齐短板、凝聚团队合力的重要起点,为下一阶段园所工作的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