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内涵,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状”
2018年,在“善待每一位学生 相信每一位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我校以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为奋斗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机制,努力追求管理的精致化,力求实现管理的高效益,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学校积极提升“树人文化”的办学内涵,不断创新育人思路,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学生“三级三维”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积极打造“自主发展教育”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我校荣获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2、矢志笃行,2018年高考再创佳绩
2018届高三学生是我校在新校区完成三年学业的第一届学子,2018届高考也是我校划入新北区后交出的第一份完整答卷。2018届全体师生不负众望,高考成绩圆满达标,再创新高:普通类一本达线377人,一本达线率68.7%;普通类二本达线555人,二本达线率99.6%。西藏生全部达本一线,特别是闵予同学以671分名列江苏省内地西藏班理科第一名。
3.分层培养,教师成长取得突破
学校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重点,以推动名师成长为抓手,探索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师培训途径,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各类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校成立了陈伟老师、朱俊老师和郑玉娣老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在专家引领、课题跟进、校本研修、教师沙龙等丰富有效的活动中,促进了教师专业快速成长。2018年,赵金华老师被评为江苏省第十五批特级教师,王奕飞校长被评为常州市特级校长,陆金老师被评为常州市首批特级班主任,顾晓春老师被评为常州市首批高级班主任。祁红菊、顾晓春、张秀娟老师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顾慧艳老师获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周枫老师获常州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4、注重品质,着力构建树人课程
2018年,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着力建构“1+7”树人课程体系,“1”为国家课程,“7”为“七大校本课程群”(包括“成语文化”、“生命健康”、“自奋品格”、“实践创新”、“民族融情”、“艺术审美”和“体育运动”)。学校积极探索课程基地的育人模式,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程基地,开展各类实践性活动课程。今年,学校“成语文化研习中心”建设完成。“成语+”系列校本课程在高一年级中全面推开。5月,第二个省级课程基地—— “生命健康实践性课程基地”顺利通过省级中期评估,目前硬件建设即将完成,2019年将全面投入使用。
5.彰显特色,自主德育提升品格
学校着力构建以“管理自治、活动自主、行为自律、精神自强”为目标的自主德育工作体系,通过班级文化、人生规划、励志教育、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等让学生陶冶情操,明确方向,昂扬精神,自省自强,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产生责任担当,在立志成才的道路上奋起有力、奋斗有法、奋进有为,成长为有理想、有才能、有担当的优秀青年。学校建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通过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自我管理”课程群,指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管理,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实现最好的自主发展。5月,我校的“自奋品格提升工程”成功申报为常州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
6、自主高效,智慧课堂有效实施
我们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智慧课堂建设。10月,继续开展“智慧课堂建设月”系列活动,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名师示范、师徒同晒课、同题异构、微课制作、模拟课堂等环节,鼓励教师研究教学,研究课堂,从而推动了省奔中“智慧课堂建设”向纵深发展。蒋亦老师获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顾慧艳老师获常州市英语评优课一等奖,宋军老师获常州市体育评优课一等奖,孙熠菁老师获常州市生物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还有一大批老师获市区、新北区评优课一二等奖。11月份学校成功举行了以“建设智慧课堂,提升关键能力”为主题的大型公开教学观摩研讨活动,14门课程的29位老师向来自市内外30多所学校的250多位同行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
7.全面发展 学生竞赛成绩斐然
学校的“体育健康节”、“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内容丰富,亮点频出,为学生个性成长、自主发展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我们把社团活动排进了课表,确保了社团活动的时间,逐渐形成了一批精品社团。兰羽摄影社拍摄的微电影《朝花夕实》获得全国中小学影视作品大赛一等奖。 “知音古筝社” “青春蔚蓝音乐社”的张欣蕾、章廷阳、王嘉璇荣获常州市“三独”比赛一等奖。洪嘉瑞同学入选2018年江苏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李安琪同学在江苏省中小学创客竞赛获二等奖;嵇舟玥、徐方泽等同学获全国生物联赛一、二等奖;程安吉、嵇舟玥等10几位同学在省、市作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还有一大批学生在市三独比赛、通用技术创新作品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此外,我校学生会主席嵇舟玥在被评为全省“最美中学生”,章廷阳同学在2018年常州市中学中职学校微团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8.聚焦融情,民族教育落地生根
我们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引导西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强化“五个认同”。今年组织西藏学生开展了为期3天的冬季拓展活动,继续开展了“传承与融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校还积极引导西藏学生帮助别人,回馈社会。今年西藏学生在黄伟文副校长的带领下在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围绕“宣传绿色环保,共建美丽西藏”为主题在西藏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西藏日报》的关注和报道。严建新老师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高二13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班级。
9.知行合一 国际交流拓宽视野
学校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拓宽师生国际视野,为学生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9月19日,由德国温康纳有限公司赞助设立的温康纳国际交流基金在我校树人楼五楼会议室举行了成立仪式。此交流基金旨在支持与促进我校与德国赫尔福德市之间的师生交流互动。暑假期间,我校组建了省奔中师生访德团,对德国友好城市赫尔福德市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回访活动。我们还组织学生赴英国和美国开展境外研学、游学活动,并编辑印刷了以“最好的课程在路上”为主题的游学实践课程材料。
10.精准帮扶,苏陕协作喜结硕果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东西部协作人才支援,在结对县之间开展组团式支教等工作,10月29日我校物理老师蒋建民和体育老师马杰被选派赴陕西省岚皋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蒋建民老师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汇报课并开设示范课。马杰老师积极参与高考队、运动队的训练和日常跑操管理等工作和岚皋县教体局组织的活动,及时发现当地篮球运动发展遇到的问题,并与常州篮球裁判学习小组协调研究后举办了岚皋县篮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班,并争取常州市社会有识之士捐赠了价值近10万元的篮球器材用品,为岚皋县的体育事业贡献了力量。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行政办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