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中学>>文章内容
巧手制乐探物理 妙音奏响启新思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物理学科“自制乐器”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1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赵安

9-10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科实践活动——自制乐器,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活动中,同学们将物理知识与艺术创意深度融合,通过亲手制作乐器,探索声音的奥秘,演绎了一场科学与艺术交织的视听盛宴。

38865E51D342EEBD14BC41ED73764CE6.jpg

从理论到实践:物理原理的创意转化

在物理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核心,结合振动、频率、共鸣等物理概念,设计并制作了各类独具特色的乐器。有的学生利用不同长度的管制作排笛,通过调整管长改变音调;有的用废旧纸箱和橡皮筋打造"吉他",探究皮筋长度声音的影响;还有同学挖空竹子,制作竹笛让音符随着指尖轻盈流淌



跨学科融合:艺术与科学的激情碰撞

本次活动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鼓励学生将物理、美术、音乐、劳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需兼顾乐器的外观设计与声学性能:有的为乐器贴上贴纸,挂上平安结,赋予其艺术生命力;有的通过调整材料结构,优化音色效果。有同学表示:"设计一能演奏《大鱼海棠》的竹笛时,我既要计算孔距与音调的关系,又要考虑吹奏的舒适度,这种跨学科的挑战让我对知识有了更立体的理解。"

物理组教师朱晓阳老师介绍,活动特别设置了原理阐释环节,要求创作者用物理概念解释乐器的发声机制,并现场演奏演示。这种讲演结合的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加深了观众对物理现象的直观认知。

成果丰硕:创新火花点亮校园

学校还为同学们在食堂门口设置了小摊,展示同学们的创意。物理组教研组长张瑜老师表示:当物理概念化作跳动的音符,当废旧材料变身艺术载体,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份探索精神,在科学与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E9828499F00A9B9AA49CC9BEE66ECA2A.jpg

此次自制乐器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更点燃了他们对科学创新的热情。这场科学与艺术的交响曲,仍在校园中持续回响。

(撰稿:赵安 摄影:赵安 审核:江春强、顾菁、李博)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